跳转到正文内容

67民工非洲打工被欠薪 法官40余次调解讨回工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1:0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8月8日电 (李国光 陈丝丝)记者今天从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获悉,近日该院成功调解了67件因“打洋工”引起的劳务报酬纠纷案。经法官40余次调解,67名远赴非洲安哥拉“打洋工”的工人成功讨回了38万元的薪酬。

  据介绍,2009年9月,重庆春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化名)与化石集团(化名)签订《安哥拉共和国社会住宅项目(SHP)经济房屋建设分包合同》,由春成公司分包承建该项目部分工程。为使安哥拉的工程顺利开工,春成公司决定从国内招聘一批建筑工人,随后便对外发布了招工简章。

  重庆垫江建筑工人汤某,于2009年9月看到了春成公司的招工宣传单,其宣称每月工资不少于人民币5000元,汤某随即萌发了出国“打洋工”的念头。与汤某一样怀着“打洋工”挣大钱梦想的100余名垫江工人与春成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2010年1月11日,汤某等人分批赶赴非洲安哥拉,开始了跨国“打洋工”之路。

  出国施工后不久,汤某等人因工资、待遇等问题与春成公司发生纠纷。双方经多次协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汤某等人两次向春成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回国。后在春成公司的安排下,赴安哥拉的工人陆续回国。

  回国后,汤某等人要求春成公司解除劳动雇佣合同,并支付其在安哥拉务工期间的工资报酬,双方数次协商无果。汤某等人遂向重庆市涪陵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于该合同履行地在国外,涪陵区仲裁委员会没有受理该案。

  事件通过仲裁途径没有得到解决,汤某等67名民工选择了走司法途径讨薪维权。垫江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判决春成公司与67名农民工解除《劳务雇佣合同》,并依约支付67名民工工资,驳回了其他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春成公司不服,上诉至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

  据了解,该案调解之初,双方当事人分歧较大、矛盾突出,前几次调解中险些发生肢体冲突。法官分别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经9次与当事人面谈、40余次电话调解,最终使双方的意见分歧不断缩小,对涉案诉求基本达成一致。可在准备签订调解协议时,春成公司突然反悔,并表示不再接受调解。

  调解再次陷入僵局,因审限期临近,合议庭做出两手准备:一边继续作调解工作,一边着手制作判决书。据该案审判长唐正东介绍,合议庭法官们加班加点制作法律文书,同时仍坚持与当事人电话沟通、调解。在准备签发的前一天,当事人最终同意调解。

  达成调解后,该案审判长唐正东开始了“催帐”工作,几乎天天“电话督促”春成公司及时履行义务。时隔不久,唐正东与该公司代表一起赶赴垫江,将38万元的支票送到了汤某等67名民工手中。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