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官切忌胡乱讲“义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1:52  正义网-检察日报

  张桂辉

  义气,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也引申为为情谊而甘替他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胆量与气度。国人一向很重义气,就连寻常百姓对“结义”之类的故事,也津津乐道。记得小时候,大字不识的奶奶,一次给我们几个愣头小子打了个谜面为“桃园三结义”的谜语。见我们抓耳挠腮猜不出来,奶奶便亮出谜底——荔枝。奶奶告诉我们,《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虽然脸色有白有红有黑,但为了实现干一番大事业的共同理想,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园林里,举杯结义、抱成一团,就像荔枝一样……

  时下,一些官员给人的印象是,也很重感情,也很讲义气。如,有着“大鳄鱼”之称的广东省茂名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光亮便是这样。这个拥有2个情妇、14套房产的腐败分子,无论在官场中,还是在社会上,居然都“有不错的口碑”。原来,他有三张面孔,其中之一就是“讲义气”。曾先后担任过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及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的尚军也不例外。据公诉人介绍,是所谓的“重感情、讲义气”,使尚军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贪官所讲的义气,是有讲究和选择的,更是有实惠与好处的。比如,在亲戚面前,据说杨光亮就很讲原则,总是强调“公事公办”。奇怪吗?不。兔子不吃窝边草。自家的亲戚,无论办啥事,怎么好意思收人家钱财呢?而没有好处的事,自然不能“变通”了。

  透过杨光亮、尚军腐败案,我发现,贪官所讲的义气,大都带有两个鲜明特征:

  钱权交易。在贪官心中,“义气”一词的含义全然变味了。先看杨光亮。据说,他交友广泛,为人豪爽,帮朋友办事不遗余力。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代价,一般都能如愿以偿。反之,如果办不成事,他“一分钱都会退还给你”。也正因为如此,找他办事的人特别多。再看尚军。媒体在报道她的“贪迹”时,用了两个“凡是”——凡是有求于她的,她都一定想方设法给人办事;凡是收了人家钱财的,也都一定会帮人去办。这一点,在起诉书所指控的总共41起受贿事实中,都不例外。

  借权发挥。现实生活中,大凡有求于官员的事,要么是按照有关规定、相关法律不能办、不该办、办不得的,要么是比较麻烦、比较难办,或者属于可办可不办,可马上办也可拖着办的。此类事情,一般干部办不了,平民百姓办不成。而杨光亮之流之所以敢包揽、能办成,皆因他们有权又有势。打个电话,写张条子,或暗示,或明说,不费吹灰之力,顺顺当当就“心想事成”了。而在杨光亮之流看来,凭自己的能耐帮助他人办成了事,收点钱财心安理得。我揣摩,这里所指的能耐,其实就是权与势,不过借权发挥罢了。

  我感悟,讲义气,不但是有原则的,而且是有代价的。弄得不好,很容易受“义气”所累,甚至栽在“义气”上。为官者,倘若不辨是非、不顾后果,甚至毫无原则地讲所谓的义气,或迎合“朋友”的某些不正当要求,或与心术不正的“朋友”纠缠不清、来者不拒,就可能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到头来,既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4年前,尚军被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而等待杨光亮的,同样是法律的严惩。据正义网等媒体报道,前不久在受审时,杨光亮对起诉罪名和事实不仅认可,而且在最后陈述阶段还失声痛哭。可惜,这眼泪流得太晚了!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