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环内走500米即可到达地铁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2:48  京华时报

  

四环内走500米即可到达地铁站

  本报讯(记者邓杭)作为2015年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增强版的组织编制者,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昨天透露,与既有规划相比,增强版将再增100公里地铁线。到2015年,京城地下轨道线网总长度将达660公里,四环内地铁站加密至500米,八成新线分布在中心城,形成“四横四纵”地下交通网格。

  暑运期间,北京地铁14条既有线路客流连攀新高,最高单日客流量已突破727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本市在建、启动项目14条线路,总里程达到290公里。

  面对与日俱增的大客流,从今年到2015年,本市轨道交通在原规划十余条地铁线建设的基础上,增强版规划再增加5条线路。其中,海淀山后线、16号线、8号线三期和燕房线原定于2020年前竣工,现在拟提至年内开工,并有望于2015年开通甚至2013年开通。

  新机场线则有望于2015年前开工。据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介绍,新机场线将成为首都二机场和市中心的连接线,目前正在线路规划阶段,将结合首都二机场的建设整体情况考虑线位设计。

  5年规划中,初步预计地铁每日客流可达到1000万人次。目前,本市地铁采用的都是B型车6节编制。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乘客需求,未来中心城新建线路都有望采用8节编制,并采用A型车,改换车型及编组后,每趟地铁将多拉1000名乘客。

  按照北京市交通委预计,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新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和中心城间实现半小时通达。

  繁忙小区全市大串联

  在编制增强版规划过程中,针对规划中的住宅区、商务区、产业园区,全市被划分为1000个交通小区,其中700个集中在中心城区。通过连续追踪分析小区间的客流量、人流聚集程度等,规划部门最终选定将来“最繁忙的小区”,然后尽量用轨道将这些小区串联起来,这就是编制增强版的“基本原理”。在新增的5条线中,3条线路途经中心城区。

  据悉,海淀山后线和燕房线主要串起产业园区,而16号线、8号线三期和新机场线则主要串联居住区、商业区和交通枢纽。海淀山后线与16号线相连,接驳国家图书馆、三里河和丽泽商务区;8号线三期则平行于地铁5号线,位于古老的中轴线下。

  四环内每500米一站

  2007年市发改委公布本市2015年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时表示,2015年三环内步行一公里就能坐上地铁。随着增强版的出炉,80%的轨道交通新线加密在中心城,这意味着四环内,市民步行500米就将有一座地铁站。

  同时,换乘距离也将缩短到百米内。未来,新地铁线单向换乘通道宽度不低于8米,双向换乘通道总宽度不低于10米,换乘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米,每个出入口均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和楼梯。

  此外,无障碍设计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地铁站配备无障碍设施,如垂直电梯、宽体闸机、轮椅升降机、无障碍专用卫生间、低位售票机等,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水平。

  中心城区下“四横四纵”

  到2015年,中心城区地下“四横四纵”轨道交互,换乘车站达90座以上。其中东西向的线路包括1号线、6号线、7号线和14号线,南北向贯穿的线路则有4号线、5号线、8号线和16号线,还有2号线、10号线两条分布在二环路和三环路上的环线。交通专家表示,四个方向的潜在交通需求都很大,中心城区的“四横四纵”覆盖更加均匀,可以使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2020年轨道1000公里

  据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介绍,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已启动研究和编制工作。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

  据介绍,2020版规划的主要编制原则是加大城市中心区线网密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为了缓解地铁运营压力,将注重打通目前线网结构中的“断头”线路,例如八通线、13号线、9号线等线路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区延伸。

  2020版规划还将加大轨道路网对城市新城的覆盖,例如平谷等远郊区县都将有地铁直通中心城区,届时本市所有远郊区县将有轨道交通通达。

  ■规划格局

  海淀山后线:西起六环外北安河,至苏州街,计划投资185亿元。目前尚未正式开工,计划2015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

  16号线:北起海淀区苏州街,终止于丰台区榆树庄,计划投资280亿元。目前尚未正式开工,计划2015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

  燕房线:主线西起燕化产业区南端,接入房山线西延车辆段站,计划投资91亿元。目前尚未正式开工,计划201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

  8号线三期:从王府井北至五福堂,在和义站预留向南苑机场方向支线运营的条件,有望今年内开工,2015年通车。

  新机场线:首都二机场和市中心的连接线,正处于线路规划阶段,有望于2015年前开工建设。

  制图吴尚楠本报记者邓杭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