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野车”豫AE7667还没逮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4:20  大河网-大河报

  

“老野车”豫AE7667还没逮住
列入黑名单加大处罚力度实行举报有奖设立客车港湾站盼望有更好的建议,更强力的执行……

  □记者 尚若云

  本报连续关注“全省客车安全检查”的报道见报后,很多读者来电反映,黑车、野车以及站外拉客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GPS监控,无三品检查,太危险……

  8月6日本报报道站外拉客的“豫AE7667”,很可能只是罚款了之;另外一辆“豫A79855”站外拉客被汽车站暂时停运。不少读者反映,希望执法部门加大处罚力度。

  有业内人士提出:应建立黑名单制度,黑车、野车逮住3次以上要重罚!另外应该堵疏结合,在已经形成的等车地点附近,建立长途汽车港湾站,开展三品检查。

  两辆违规车都出自中州运输集团

  对于在郑州汽车客运新东站外上人的“豫AE7667”,新东站和执法部门都没有找到其踪影。新东站站长李振海说:“这辆车我们早就知道,长期不进站上人,有部分营运手续,属于‘野车’,早在6月份就被扣了很长时间,放出来以后还在站外拉客,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是欢迎它进站经营的。”

  “现已通知到该车车主8月9日到新东站驻站室接受运管部门的处理。”运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而“豫A79855”在新南站内只上了两个人,站外兜圈拉客上了30多人,目前该车已被汽车站安排暂时停运。

  据记者调查,本报曝光的这两辆车恰好都是来自中州运输集团。

  群众建议:更方便,更省钱

  “汽车站虽然有三品检查仪,但是没法跟飞机场比,群众随身携带的不安全物品还无法完全检查出来;站外长途车价格便宜,如果汽车站的票价也能降下来就好了;如果票价无法改变,能不能让这些黑车、野车也在车门口安装一个安全检查的设施呢?”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

  “站外上人,侵害的是我们站内乘车者的利益,第一我们比他们交费多,第二他们没有经过安全检查,有安全隐患。如果这件事情不好好治理,谁又愿意在站内上车呢。”在郑州做生意的外地人杨先生希望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

  还有一位群众说,现在郑州框架越来越大,汽车站也越搬越远,群众到站内乘车很不方便,在路边等车既方便又便宜,因此就形成了这些市场。

  专家建议:政府主导,公安、运管联合

  有业内人士提出,“黑车”、“野车”已成牛皮癣,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应由政府牵头,组成公安、执法等联合执法小组,在高速出入口等必经之地建立长期检查站;同时应该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处罚力度,一辆车站外上人发现3次以上要记入黑名单,严重的吊销营运证;还应该接受全社会监督,设立群众举报有奖制度,看到不法现象,就用手机拍照。

  对此,省道路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每年吊销营运证的长途客车非常少,因为其中法律程序十分复杂;另外,目前我省不允许运政执法人员上路查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执法力度薄弱。

  郑州市交运集团站务公司负责人说:“防止站内车辆站外兜圈,班线调配很重要。”每辆车在站内就能“吃饱”,站外秩序自然好转。

  也有人建议,在一些群众经常等车的位置,设置规模较小的长途客车港湾站。“规模虽小,设施齐全,建立一个这样的站只需要3个月。”该负责人说,他们目前正在上报方案,希望在黄岗寺附近和森林公园附近建立站点。

  而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黑车”、“野车”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站内外的价格差异,汽车一进站就要缴纳各项管理费,如果建立五脏俱全的汽车站,票价势必还要上去。

  记者手记:无论何事,就怕“认真”二字

  执法部门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黑车”、“野车”依然存在,长途客车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本报报道的个别“野车”会得到应有惩处,但记者没有暗访到的呢?

  如何长效治理,如何真的把安全放在心上,真的加大执法力度,真的考虑百姓利益,是有关执法部门和企业应该认真考虑的。什么事情,就怕“认真”二字。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