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超风”缘何变成“梅干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4:30  舜网-济南时报

  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梅花”就开始了与人类“捉迷藏”的过程。它的强度经历了增强——— 减弱——— 再增强——— 再减弱的变化,可能登陆地点从最初预测的浙江到江苏一带沿海,转移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在朝鲜西海岸登陆。“梅超风”缘何变成了“梅干菜”?

  1问:

  “梅花”为什么强度起起伏伏?

  中央气象台介绍,从6日凌晨开始,“梅花”的完美形状出现严重变形,两侧的云系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东侧云系非常旺盛,继续加强,但西侧的外围云系却明显减弱,从卫星云图看,就像是一朵梅花被吹掉了一半的花瓣。

  气象专家介绍,台风强度预报在国际台风届是公认的难题。从目前分析看,移动速度和海温条件都是重要因素。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平均移速一般为每小时20公里左右,受大气环流影响,“梅花”移动速度较慢,仅为每小时10至15公里。“梅花”长时间在同一片海域维持,由于风浪导致深层冷海水上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强度的加强。另外,26摄氏度以上的海温有利于台风强度发展,而目前黄海中北部海水温度低于26摄氏度。

  2问:

  “梅花”为什么绕着中国沿海打转?

  “‘梅花’的路径与预测登陆地点一变再变,主要是由于影响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强度偏弱,周围还有几个小的高压系统势力彼此相持,导致‘梅花’的引导气流较弱,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玲说。

  3问:

  “梅花”登陆后还将持续多久?

  从7月28日生成到8月8日登陆,“梅花”的“寿命”达到12天,在台风界已经是“长寿老人”。“预计‘梅花’9日就会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停止编号。”张玲告诉记者。尽管如此,“梅花”仍将给东北地区带来强降雨。与此同时,渤海东部、渤海海峡、黄海大部以及辽东半岛及其沿海、山东半岛及其沿海将有7至8级大风,“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有9至10级。

  (据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