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发言摘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4:30  舜网-济南日报

  编 者 按

  昨天结束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紧紧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作思路,着重研究思考新形势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力争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济南推向前进。本报现将各县(市)区和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在读书会上的发言予以摘登。

  坚定信心 积极作为推动市中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 雷杰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不言难、不气馁,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69.4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8.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活力潜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发展,民生民计持续改善。上半年投入民生和社会建设领域的资金达到5.26亿元,同比增长15.6%。

  市中区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干事创业为主调,继续坚持“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始终保持创业激情和良好状态,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解放,在奋发有为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建设,在加快新型城市化中构筑发展新格局。始终坚持城市改造建设不动摇,加快实施“北精南快”战略,着力打造“一轴两带”,全面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整体提升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优化提升中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进一步做强主导产业集群,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着力打造聚集度高、带动力强、支撑作用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不懈地推进项目建设,在增量提质中增强发展后劲。始终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以项目建设扩投资促发展。坚持不懈地推进城市管理,在环境改善中提升城区品位。始终坚持加强城市管理不动摇,牢固树立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永恒主题的观念,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努力使城区环境更具品位、更加宜居。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建设,在改革创新中促进和谐稳定。始终坚持加强社会建设不动摇,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

  以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苏树伟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基于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对高新区的现状和未来、条件与趋势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的感到,高新区已步入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三句话:成绩令人鼓舞,差距催人奋进,机遇时不我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完成GDP182.8亿元,增长20.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90.4亿元,增长1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2亿元,增长21.1%;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增长5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投入加大后劲凸显。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化与城市化齐抓并进,以业兴城、以城引业。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是高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和“赶”是高新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转”,就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赶”,就是瞄准目标奋力赶超,使综合排名有一个大的提升,真正成为影响大、实力强、发展好、环境优的全国一流高新区。而“转”和“赶”的基础和支撑是产业。因此,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已有特色,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发挥好5个方面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载体优势、要素聚集优势、体制机制优势。按照专业化聚集、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模式,努力使各种资源要素、基础优势向主导产业聚集,力促骨干企业规模膨胀,抓紧抓好产业链招商,努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实力。努力打造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千亿级高端制造业、千亿级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和完善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和发电输配电产业链,加快推进济南东部金融新区策划、规划、建设。

  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全面开创现代化城区建设新局面

  历下区委书记 雷天太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市委“当好排头兵、再创新辉煌”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亿元,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增长16%;出口创汇2.3亿美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7437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特别是财政税收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完成区域财政收入87.5亿元,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20.1亿元,增长28.6%,基本相当于2009年全年总量,比去年同期净增4.5亿元,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通过参加这次读书会,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各项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紧紧抓住省会经济圈加快发展、京沪高铁通车的重大机遇,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由过去单一开发建设向大规模的集中连片开发转变,由一般性的环境整治向提升完善基础设施转变。围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坚持政府主导,量身打造产业载体,实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在壮大优势行业的同时,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途径。大力加强作风引导,为全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围绕“十二五”宏伟目标,我们将引导各级干部不断提升境界,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用激情、勇气、智慧应对和破解各类复杂矛盾问题,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同时,按照市委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换届工作,引导全区干部凝心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工作,为省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全面加快西部新城建设

  槐荫区委书记 杨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槐荫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四大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槐荫当前形势和阶段性发展特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实干、积极作为,经济社会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上半年重点抓了“三件大事”:保发展、保增长。上半年,全区GDP实现128.3亿元,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2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0.8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2.7亿元,增长17.1%;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实现6537元,增长27.9%。保通车、保形象。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与济南西站配套的道路、广场、环境营造以及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济南西站如期顺利投入使用。组织开展了“迎高铁通车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全面提升了西部城市形象。保民生、保稳定。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今年区财政列支3亿多元,用于民生改善“十大行动”,让更多的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以思想大解放、境界大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我们将在全区进一步、再一次掀起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大讨论,并把思想的大解放、境界的大提升贯穿于整个“十二五”发展的全过程。坚定不移地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中打造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四个十”工程:加快十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十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十大生态公园建设,加快十条主干道路建设。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下工夫抓好教育提升、医疗保障、社保覆盖、文体惠民等“十大行动”,全面提高社会建设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城区的差距,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

  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中心城区

  天桥区委书记 张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天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打造城市亮点、重振工业雄风”的中心任务,团结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的进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6.18亿元,同比增长10.7%;1至7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7.9%。强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全区环境面貌和城市功能形象进一步提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崭新天桥的关键时期,也是老城提升、滨河新区开发、“北跨”发展的攻坚时期。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城市亮点、重振工业雄风”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城市化、三产富区、工业振兴、北跨发展四大战略,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4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24%,达到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当前要抓好几项重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力推进济南化工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招商选资,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坚定不移地抓好拆迁及老城区改造,大力推进城市拆迁,大力推进老城提升,大力推进滨河新区开发建设。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切实做好村居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全力推进“事要解决”,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区、镇两级换届工作。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严肃换届纪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坚持五个不动摇 实现四个新跨越加快建设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

  历城区委书记 李胜利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引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建设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基本定位、“一带四区”的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主题、“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目标、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目的等“五个不动摇”,在推进城市建设、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努力实现“四个新跨越”。

  上半年,全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体现在财税结构上,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24.4亿元,增长9.8%(其中,济钢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 13.73亿元,增长28.1%,工商税收部分增长32.15%,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势头开始初步显现。体现在三大需求上,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3亿元,增长19%,投资规模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亿元,增长16.6%;出口额5.78亿美元,增长19.2%,“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6:53.7:41.7调整为5.0:51.4:43.6,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全区GDP增长4.7和5.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紧紧抓住全省农村住房建设及全市建设“一城三区”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发展载体,初步拉开与跨越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一轮发展框架。

  下一步,我们将要立足区情实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管理水平,为“十二五”时期历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抓好四方面工作: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以大力开展城市建设为引擎,进一步推进城市化,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提供动力;以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为中心,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发展目的,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解决好基本的民生问题。

  加速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奋力打造品质长清、城市新区

  长清区委书记 覃俊文

  今年以来,长清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奋力崛起”的总体目标,坚定信心,扎实苦干,全区各项工作都有了新进展、取得了新成绩,为“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1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增长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410元、5087元,分别增长12.9%和18.3%。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继续扎实开展了“项目推进服务提升年”活动,81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增长59%,努力确保了投资规模稳定快速增长。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和维护稳定力度继续加大。

  当前,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西部新城建设,长清又面临着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是长清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安排部署,结合长清实际,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找准建设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确保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努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完善工作思路重点。根据市委书记焉荣竹在长清视察时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市委巡视组的巡视意见,在全区深入开展了“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集中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领导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握工作着力点,全力加快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注重统筹兼顾,努力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区继续开展好“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营造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环境氛围。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章丘

  章丘市委书记 毕筱奇

  今年以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章丘市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影响,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促改革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至7月份,完成生产总值311.6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61.5亿元,增长15.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是“一二三四”。“一”就是瞄准“一个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今年确保完成生产总值5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5亿元。“二”就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通过大项目、大产业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引擎,通过老城提升、新城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新型工业化拓展发展空间。“三”就是抓住科技人才、深化改革、环境创新三个关键,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四”就是做到“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用最少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收益,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更好效益的发展;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既夯实物质基础、创造社会条件,又注重群众切身感受,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促进和谐;更加注重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素质能力和服务效能,打造干事创业的战斗堡垒和坚强骨干。具体工作中,做到“六个致力”,加快“六个转型”:致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发展转型;致力培育优质要素,加快发展动力转型;致力推进城乡一体,加快城镇发展转型;致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转型;致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社会管理转型;致力提高执政能力,加快领导方式转型。

  在对接融合中转方式调结构在服务省会中促发展谋跨越

  平阴县委书记 朱红方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视察平阴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核心的经济建设,突出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的民生建设,突出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的党的建设,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8亿元,同比增长10.7%;地域财政收入9.85亿元,增长4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增长23.4%;固定资产投资56.1亿元,增长26%;出口2亿美元,增长4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9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87元,增长18.5%。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对接融合中转方式调结构,在服务省会中促发展谋跨越。

  下半年,我们将把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同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从平阴实际出发,坚持干事创业不分神,矢志跨越发展不动摇,突出抓项目、关键抓转型、强力抓城建、倾力抓民生,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坚定不移上项目增投入,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抓进度,力促项目转化升级;抓招商,确保项目尽快签约;抓园区,构筑项目落地平台。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工业经济高端攀升,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收。坚定不移拉框架搭载体,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加大建设开发力度,着力优化人居环境。坚定不移办实事解民忧,进一步稳定发展大局。坚持把群众幸福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标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在发展中富民惠民,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读书会精神,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推动平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济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济阳县委书记 张新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济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双过半”。上半年,全县GDP完成110.3亿元,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4.24亿元,增长33.2%;固定资产投资72.3亿元,增长24.2%。外经贸、人均收入和节能减排等其他指标也较好地完成计划任务,实现了经济总量和结构效益同步增长。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将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和这次省市委全会、读书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突出重点、拉长短腿,计划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办成具有济阳特色的三件大事:一是力争年底在全市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县,二是力争明年建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三是力争后年将济北开发区打造成国家级开发区。工作中,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着力在提升思想境界上下工夫,在全县上下开展新一轮以“破满、破难、破懒、破慢”为主题的思想解放活动;着力在做强优势产业上下工夫,重点做大做强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着力在推动招商转型上下工夫,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着力在破解土地制约上下工夫,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着力在保障民生改善上下工夫。

  我们将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党委换届工作,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领导班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坚定信心谋跨越 真抓实干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商河县委副书记、县长 姜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商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体思路,以“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年”活动为总抓手,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增长3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5亿元,增长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9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606元,增长18.6%;工业投资增长4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2%;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深刻认识到,商河跨越发展有基础、有机遇,也有困难、有挑战,推动商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大力弘扬敬业、拼搏、进取“三种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六个三”发展思路,坚定“环境立县、工业强县、富民惠民”理念,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动发展”的路子,积极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乡村,着力突破县城、园区、龙头企业,着力推进特色产业、温泉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今年年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31%,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亿元、增长21%;“十二五”末,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过2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过10亿元,全力打造富强文明现代新商河。围绕完成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小城镇与农村新型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积极推进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着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城乡全方位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