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失“信”全球股市大跳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4:30  舜网-济南日报

  

美国失“信”全球股市大跳水
8月5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标普义无反顾地将美国维持了94年的AAA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了。尽管只降一级至AA+,但仍“无情”地打破了美国成为信誉 AAA“百年老字号”的美梦。

  美国丧失AAA评级的时间点非常糟糕———正值市场信心脆弱之际:在过去一周里,全球股市刚刚经历一轮恐慌性抛售,华尔街遭遇近3年来最惨烈下跌;意大利、西班牙国债遭到攻击;美、欧、亚等世界各大洲主要金融市场相继失守重要技术支撑点位,不断撕开新的下滑空间。

  全球经济高度互联,美国经济中的问题正在加剧全球信心危机。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最大债务国、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应在增长方式、决策机制和货币政策上作出反思,多一些对其他经济体和世界经济的责任意识,也是对本国经济负责。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在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酝酿已久的悲观情绪全面爆发,全球股市集体遭遇“黑色星期一”。向来特立独行的A股市场此次也未能独善其身。

  8日,全球股市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日经指数和澳交所普通股指数跌幅超过2%,韩国成份指数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幅近4%,香港恒生指数跌幅 2.17%。埃及股市跌幅达4.17%创两年来新低,以色列股市也暴跌6.99%。A股上证综指则跌至接近2500点水平,出现了3.79%的大跳水。当日A股早盘狂泻百余点,跌停个股数量一度达百余只。股指跌至去年7月20日以来的低点。截至8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2526.82点,跌99.61点,跌幅3.79%;深成指报收11312.63点,跌389.14点,跌幅3.33%。“美国国债问题和欧洲债务危机是影响全球股市的两大主要因素。”荷宝投资管理集团中国股票基金经理缪子美分析说,“美国信用评级下调是一个主要触发因素。”无疑,标普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将使得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对于风险产品市场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其对海外股市的近期走势依然是一个不利因素,会对近期国际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其实除去信用评级下调的表面现象之外,美国经济透露出的下滑信号更让投资者担心。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近期公布的指数表现欠佳,失业率仍然较高,这些都说明美国经济可能由复苏进入衰退。

  FX168高级金融分析师许亚鑫指出,尽管七国集团(G7)亚市早盘前已经公布联合声明,但是预计本周全球股市均会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未来仍可能进一步恶化,在全球经济复苏不明朗的环境之下,新一轮金融海啸恐怕会渐行渐近,短期内,避险情绪势必成为市场主导。

  美国总统奥巴马前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近日指责标普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没有根据,但他同时警告美国有陷入新衰退的风险。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番评级调降堪比“彗星撞地球”,短期内利空因素恐难以消化,预计8日晚欧美股市开盘将会有更剧烈的震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看来,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将不可避免,甚至不能排除出现雷曼兄弟倒闭时金融市场剧变的可能。从债券市场看,根据估算大约有价值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作为银行贷款和衍生物交易资金的抵押物,标普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势必将引起借款方对贷款抵押物质量的担忧,将会要求借款方为其贷款抵押物补充资金,这样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将持有的资产大量出售,进而使得资金流向发生改变。

  我国外储经营压力增加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它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也备受各方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我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降级之后,可能会带来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行为,不排除美元贬值的可能,这可能会让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一定的损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警告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也认为,尽管美国不断强调国债安全性,但作为美国国债的重要股东,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保值压力确实不小。

  针对这一窘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建言称,中国目前亟待评估自己作为美债主要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并加快外储多元化的步伐。他建议,从短期看,中国可通过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降低风险,就中长期看,关键是将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表示,未来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要继续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新兴市场面临热钱压境风险

  由于此次降级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史上首次”,因此其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震荡不言而喻。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一股“震荡波”,同时也将加快国际游资冲击新兴市场的步伐。

  由于一些国家基于对美元贬值影响到本国出口的担忧,纷纷采取了抑制本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此前,投资者因担忧于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和欧洲的债务危机,曾大量买入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导致这些货币大幅上涨,为此,日本和瑞士的中央银行都在过去几天采取了遏制本币升值的措施,由于美元持续走软导致本币大幅升值,威胁到本国出口,近期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巴西等不少国家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汇市干预措施。

  货币市场的变化也令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可能直面热钱压境的风险。“相比于欧美等国,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利率水平较高,汇率升值空间大,因此中国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国际游资的觊觎之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称。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带来美元走势的继续疲软,可能会给我国本已疲软的出口形势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增加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人民币会面临一定升值压力,未来几年中国进出口企业可能面临外需持续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不利环境。”张明说。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43.05,较上一个交易日骤升146个基点,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进口大量原材料的我国来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加。”丁一凡称。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输入性通胀压力虽然会给今年我国物价形势增添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随着国内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后期价格走势总体可控。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受制约

  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一旦长期国债利率上升,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都将会水涨船高。”张明引用摩根大通的一份数据称,本次美国信用降级将导致美国全社会融资成本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这会降低消费者信心,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同时也加大了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出台的概率。

  专家指出,欧美市场的变化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前景,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此前市场基于7月份我国物价水平可能保持高位的判断,对8月份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一度有所增强,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令央行加息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加不加息是个很纠结的事。”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目前美国QE3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对于加息可能会更为谨慎。

  美国经济或“二次衰退”

  美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已过去3天。观察人士认为,信用评级遭降不仅会打击美国经济和国际形象,更是对美国一贯以来寅吃卯粮、借债度日经济模式的严厉警示,美国需要就此进行深刻反思。外界普遍认为,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影响将是广泛的,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给全球市场造成冲击,长期来看可能会拖累世界经济。

  从直接影响来看,信用评级下调会导致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进而带动消费者贷款利率上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信用降级击中了“神经”,将损害美国经济的“心智”,预计市场需要时间才能摆脱此举带来的负面影响。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标普的举动其实对信心的打击甚于对市场的冲击。从更长期来看,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受挫会危及当前本已脆弱的复苏,加剧美国经济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担忧,甚至会与欧洲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威胁世界经济。

  凸显美国模式痼疾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的主权信用首次从顶级跌落,已然重创了美国的国家信用和国际形象。

  分析人士指出,美信用评级遭降看似意外,实际存在其必然性,它凸显了美国消费方式、赤字政策、政治内斗等破坏美国信用根基的痼疾。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迅速繁荣,消费信贷由此兴盛,国民储蓄率极低;在美元霸权下,美国债成为全球投资首选,美政府也长期推行赤字政策,以赤字驱动经济增长;美国在全球大肆实施的霸权行动加重了赤字包袱。这些都使得美国长期以来养成了寅吃卯粮的习惯,造成财政状况的长期松懈,债务规模极其庞大。

  另外,美国党派斗争激烈,政治效率低下,应对财政挑战的解决能力不够。今年两党围绕债务上限问题进行了“白热化”的斗争,其本质是为明年大选捞取政治利益。标普此次降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美国政治力量解决债务问题失去信心,是在“用脚投票”。

  美国需要进行深刻反思

  观察人士指出,首失3A评级是对美国寅吃卯粮、借债度日经济模式的严厉警示,美国需要进行深刻反思。

  首先,美国需要深刻反思超前消费、赤字过度等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行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再平衡。美国不能总是空口宣称其资产依旧安全,而应有健康、强劲的经济增长作保障。

  第二,美国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国际责任,不能只顾政党和国内利益,也须对全球投资者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元占据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也成为世界的主流投资对象,这也决定了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给市场造成冲击,必将损害外国债权人的利益。

  第三,美国需要深刻反思霸权思维,改变对外干涉政策。苏联解体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到处插手国际事务,推行霸权主义,而罔顾经济能否支撑。对于陷入经济困境的美国来说,反思其霸权思维和行动,正是其时。

  呼唤多元化货币体系

  对于美元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不稳定,有经济学家呼吁,是终止美元霸权挟持全球“一支独大”的时候了。“一旦美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债务危机问题,在‘美元霸权’的格局下,美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权,通过进一步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来解决国内债务危机问题。”中山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王曦举例,美国可以通过美元贬值来缓解恶劣的经济状况,也可以通过“货币互换”等方式直接创造支付力。

  资料表明,1985年美国以“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名义,让美元对日元、法郎、马克、英镑大幅贬值,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与欧洲和瑞士央行的大规模货币互换。可见,以买家国际货币体系出现的美元“一支独大”的格局,本身就问题重重,而这些问题到现在都一直没有解决。

  今年2月10日,为了增强全球货币系统的稳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提议,在全球经济失衡卷土重来的今天,建议将人民币等新兴国家货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近些年也一直呼吁尽快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不过实际进程的落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尝试的过程充满险阻和不确定因素。

  除此之外,有专家建议,仅以金融市场作为投资领域不足以规避风险,中国应积极采取多种鼓励政策促进民间创设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实现国家外汇储备化整为零、化官方为民间的资本输出战略,实现国家海外资产的保值增值。

  综合新华社、《南方日报》等报道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