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报3条建议,地铁正在改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4:49  华龙网-重庆晨报
本报3条建议,地铁正在改进 本报3条建议,地铁正在改进

  重庆晨报讯 (首席记者 凃源 实习生 白玲)市轨道集团昨晚对地铁一号线试运营十天的运营情况进行了通报,每天有11.7万人乘坐地铁出行。

  针对本报报道的地铁三个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市轨道集团昨天一一进行了回应,地铁列车车内温度将适当调整,此外,车门外将装防踏空胶条,屏蔽门将重新调试以求“对准”。

  地铁每天载客11.7万人

  按照市轨道集团的统计,地铁1号线从7月28日开始试运营,上线列车8列,发车间隔为8分钟。营运十天来,地铁一号线共安全载客111万乘次;日均客运量11.7万人次,最大日客运量16万人次,单车每天运量3071乘次/辆。

  客运集散量排名前三位的车站是沙坪坝、较场口、石桥铺,其中,沙坪坝站最大日客运量为8万多乘次,是第一大站,也印证了本报此前报道的上班族“早上从沙区坐地铁到较场口上班,晚上从较场口坐公交回沙区”的流向。

  一号和二号线平均日换乘量2.2万乘次。

  市轨道集团表示,重庆地铁1号线试运营期间,全日运行时间为13小时,与国内其他城市正常客运时间16小时相比,单车运输效率已达到国内轨道交通发达城市水平。日客运量达到国内同等运营规模线路领先水平。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八分钟发一班车的地铁列车,和自己在京沪看到的载客量相比,差距很大。

  列车温度将适当调高

  地铁一号线开通后,本报记者和市民在乘坐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涉及安全的问题,市轨道集团对本报提出的三大问题,逐一表态:将立即解决和改善。

  首先,针对市民提出的车厢温度偏低的问题,市轨道集团将车辆设置的标准温度(26℃)根据天气变化进行适度微调。

  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地铁列车车内的温度,的确是设置的26℃,不过,由于外界每天温度不同,有时候市民会觉得进入车厢后很冷,这并不是车厢设置的温度太低。如市民感觉太冷,市轨道集团将把温度适当调高。

  对门不准将重新调整

  本报曾报道,很多乘客发现,地铁列车多次对门不准,上下车时遇到障碍,还有安全隐患。一些乘客表示,在京沪等地铁成熟的城市,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希望轨道集团能及时对此进行改正。

  针对市民提出的列车停站车门对位不准的问题,市轨道集团已会同德国西门子公司根据运行情况重新校验数据,调整车门和屏蔽门误差。

  另外,对车站出入口导向标识安装错误的问题,轨道集团表示将及时进行整改并重新安装。

  车门安装防踏空胶条

  本报曾报道,很多市民担心车站门与列车门之间缝隙过宽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带小孩的家长,生怕孩子一脚踏空陷入缝隙中,造成伤害。

  针对市民反映的地铁一号线车门与站台间的空隙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市轨道集团表示,参照2号线车站的设计,轨道集团已启动了1号线防踏空胶条的安装,目前,轨道集团已完成车站的数据测量工作,防踏空胶条将于下周陆续运抵各车站,计划安装周期为3~5个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