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想要痛快出身汗,还真不那么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6:50  解放日报

  王翔 钱朱建(新闻晚报供稿)

  一个运动场地挤进上百人,20多个人争抢一个篮筐,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日,家住本市新渔路的大三学生宋仁平来电反映,由于所住小区附近许多公共运动场所不开放,导致假期中许多想要运动的同龄人无处可玩,大多时间只能“宅”在家中上网、看电视。

  开放的公共运动场地人满为患,市场化经营的运动场所收费又高,将不少年轻人拒之门外,暑期去哪里踢球、打球、游泳成为不少年轻人热议的话题。

  公共运动场成“香饽饽”

  一个多月前,大三学生宋仁平和几个喜好运动的同学相约,要在暑假中“练一练”。但当假期来临,几个大学生却发现,公共运动场地资源有限开放,想要痛快出身汗,还真不那么容易。 “排队、订位、人挤人。 ”这是几个大学生对于公共健身场所的第一看法。

  记者跟随宋仁平走访多个社区运动场,发现这些运动场已经成了“香饽饽”。在泉口路上的铁笼篮球场,记者看到,几个球场上围满了前来运动的市民。球场管理人员说,如果是双休、假期时段,打球的人几乎可以“填”满整个球场。

  “为何球场如此火爆? ”记者又走访了附近几家学校,可无一例外都被挡在校门外。值班人员说,节假日期间学校无法对运动人员进行有效监管,万一发生意外,学校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干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内。

  “高消费”学生难承受

  “为什么不去私人体育场呢?”“运动成本太高,只能偶尔享受。 ”宋仁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运动场馆的均价算,对外开放的学校或社区运动场,单人收费在2元至30元不等,承包给私人的运动场馆,一般只接受包场,最低花费也要数十至上百元不等。据调查,本市一些经营性运动场所的定价,羽毛球场地每片30至50元一小时,篮球场地的租价则从200元一小时起,最贵能达到近500元,普通学生根本消费不起。

  改变观念实现双赢

  “一切重来,当然投资大,投资就要回报,如果能利用现有资源,那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经营一家综合运动馆的孙屏军曾联系过多家学校,希望能采取相互合作的方式,承包这些学校的附属运动馆,可这看似双赢的提议,竟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绝。他表示,学校担心的器材损坏、人身安全的老观念,完全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或承包方全权负责来解决,这样既免除了开设运动场的巨额投资,也让处于“空闲期”的运动资源被合理利用。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