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违规医药代表将进黑名单

  本报讯(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甘艳 实习生 庞黛林)长沙市整顿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流通秩序专项治理工作进入排查整改、整章建制阶段,该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对药品销售人员的监督管理,发现药品销售人员有违规行为的,一律进入“黑名单”,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经营执照。

  在近日召开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袁观清强调,下一阶段要以督促整改为龙头,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副市长何寄华出席会议。

  2328名医药代表网上公示

  记者了解到,在专项治理工作的自查自纠阶段,市属医院对近年来药品、医疗器械、耗材、试剂等采购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自查,有9家医疗机构930名工作人员主动上交了药品回扣及财物,折合人民币64万余元。

  市食药监局对药品批发公司药品销售人员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对资质符合条件的2328名销售人员实行网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嫌“挂户销售”的医药代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企业责任。

  市国税局对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取得的单张金额1万元以上的发票和“顶格”开具、“连号开具”的发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发票1684份,涉及发票票面金额1.5亿,涉及供应商154户。

  销售人员违规进“黑名单”

  会议要求,在专项治理工作的排查整改阶段,市卫生局要督促全市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销售人员身份核查制,一对一账号制,货款、票一致等制度。全面落实药品、医疗器械招标采购、管理使用制度。

  市食药监局要进一步加强药品销售人员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核查,防止出现挂靠经营、过票经营、承包经营、过户销售、买卖发票、挂户销售等违规行为——发现药品销售人员有违规行为的,一律进入“黑名单”,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经营执照。

  市国税局要严格药品、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发票管理,对以个人名义办理代开药品和医疗器械发票的,必须严格审查,严厉打击药品购销中的偷税套税等违法行为。

  多个部门集中办理典型案件

  据了解,从8月初开始,全市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区、县(市)县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经营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在重点督查的基础上,由市纪委牵头,组织公安、检察、工商、国税等部门集中查办典型案件——工商部门重点查处违法广告、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和非法经营等行为;公安部门重点查处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财物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行为;检察部门重点查处医疗机构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医药企业、经销商财物等受贿犯罪行为;税务部门重点查处医药企业及其销售人员利用虚假发票偷税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袁观清强调,下一阶段要以督促整改为龙头,推进专项治理。一要全面清理,继续督查自查自纠;二要认真进行督查整改,确保不走过场;三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解决根本问题;四要树立正气,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五要多方协调一致,形成工作合力;六要通过督查,建立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