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钱会更加“青睐”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7:54  新闻晨报

  综合新华社报道

  由于此次降级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史上首次”,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一股“震荡波”,同时也将加快国际游资冲击新兴市场的步伐。“相比于欧美等国,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利率水平较高,汇率升值空间大,因此中国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国际游资的觊觎之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称。

  更多热钱将涌到中国

  由于评级遭降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安全投资品的美国国债受到质疑。国际资本纷纷寻找新的避险方式。在美债遭遇前所未有信任危机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及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景,使中国或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会使更多热钱涌到中国。”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供的数字显示,自去年6月汇改重新启动以来,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汇率升值预期成为吸引资本流入的重要因素。

  同时,供求关系偏紧加上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导致今年以来资本价格不断攀升,货币市场利率多次出现暴涨,银行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并且幅度加大。目前,仅以存款基准利率来衡量的中美利差已超过3%,为近十年来最高。这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避险的一大动因。

  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带来美元走势的继续疲软,可能会给我国本已疲软的出口形势带来一定影响,同时增加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人民币会面临一定升值压力,未来几年中国进出口企业可能面临外需持续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不利环境。”张明说。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43.05,较上一个交易日骤升146个基点,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进口大量原材料的我国来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称。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国内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后期价格走势总体可控。

  央行加息可能更谨慎

  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全球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一旦长期国债利率上升,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都将会水涨船高。”张明引用摩根大通的一份数据称,本次美国信用降级将导致美国全社会融资成本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这会降低消费者信心,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同时也加大了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出台的概率。

  专家指出,欧美市场的变化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前景,制约着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此前市场基于7月份我国物价水平可能保持高位的判断,对8月份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一度有所增强,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令央行加息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加不加息是个很纠结的事。”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目前美国QE3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对于加息可能会更为谨慎。

  CPI或超6月成年内高点

  国内下一阶段的宏观经济走势逐渐成为焦点。按照惯例,7月CPI数据将于本月9日发布。

  从多家研究机构和专家的预测结果来看,基本上预计7月CPI涨幅与6月大致相当,部分机构甚至认为, 7月CPI将超过6月成为年内高点。也就是说,市场分析对7月CPI的判断普遍看法是将超过6.2%,分歧只在于会比上月小幅回落还是再创新高。同时,多数机构认为,通胀压力在6、 7月份会见顶。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