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速发展同时要补“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8:00  东方网-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扶梯故障、线路失电、方向开错、车门无法打开……近期,京、沪、穗等城市曝出地铁故障多发,引起社会关注。记者采访发现,国内一些城市轨道交通存在运能“超负荷”、人才短缺、技术“摊薄”等诸多问题。眼下不少地方“大建地铁”,从安全运营的角度看,填补技术、管理、人才等各种“软肋”迫在眉睫。

  故障频发拷问“地铁安全”

  进入暑期以来,多个城市地铁故障时有发生。

  在北京,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地铁站发生电梯逆行事故,造成1死30伤;在广州,7月18日,地铁5号线三溪站往滘口方向一处道岔出现故障;在上海,8月4日,地铁2号线因设备故障,发生延误超过半个小时……

  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地铁时代”,轨道交通故障、事故成多发态势,公众对“地铁安全”的关注持续升温。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梁青槐说,接连发生的地铁故障,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信号系统和供电设备这两个方面。原因多样,不能因为个别的故障事故,就放大到整个城市轨道的安全存在隐患。在地铁发生故障后,运营公司大多能及时发布信息,并作出解释、道歉。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公众的质疑和顾虑。“地铁每天的运客量那么大,偶然发生一点故障可以理解,但如果经常发生,大家就难免担心,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那后果将会怎样?”北京“地铁上班族”陈彤说。

  客流激增“超负荷”运行能扛多久?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地铁故障看似“偶然”的背后有“必然因素”:不少地铁实际上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技术、管理等各类资源“被摊薄”。

  ——运能不堪重负。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高峰期客流可谓惊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毓才介绍,目前北京地铁日客流量达到600多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已经超过700万人次,“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4号线等开通没有半年,就已经达到设计最高客流”。

  据介绍,通常6至8个编组标准的地铁列车,合理承载客量大约是800人,但上海、北京等地高峰时段甚至能达到1800人。为应对超大客流,很多主要轨道线路不得不将列车间隔缩短到一两分钟甚至更短。

  ——技术资源漏洞凸显。专家介绍,一个轨道交通系统由车辆、信号和供电三大系统构成,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各系统的技术装备都是“新老结合”,而密度过高的运行对相关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不少城市地铁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运营稳定性备受考验,信号、供电等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在增加。

  ——管理资源捉襟见肘。广州一名地铁职工告诉记者,地铁职工的工作强度普遍较大,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记者从北京市交通部门了解到,到2015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中高级职业人才缺口在3万人左右。梁青槐说,现在很多大学都设置了城市轨道工程的相关专业,但这至少要3到5年才能培养出来一批人才。

  “高速发展”存几多隐忧

  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如昆明、大连、常州等,相继迈向“地铁时代”。目前我国共有47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30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接近1万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认为,从国际发达大城市经验来看,大力建设轨道交通是一个趋势。结合我国实际,还应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地质环境等情况,综合考虑,更重要的是建成后的安全运营管理,而不是一味大干快上。

  安全在公共交通中始终处于第一位。其一,地铁建设与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对接?记者采访发现,有的城市在建设地铁线路、设计地铁运能时,并没有严格考虑地铁沿线外来人口快速增多的因素,导致地铁开通不久便不堪重负。

  其二,安全运营如何落到实处?2003年9月便已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把确保城轨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好”、“要改革现有国有城轨交通企业的经营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等。但一些专家认为,与建设进度相比,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的完善、管理制度建设等明显滞后,亟待“补课”。

  其三,人才“短板”如何尽快弥补?据报道,7月下旬,南昌地铁公司与省内外院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订单培养方式招收700多名学生。这是为该市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将在2015-2016年竣工通车做准备。专家提醒,对相关技术研发、设备维护、运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将迎来井喷之势,应加快人才培养、校企对接,解决地铁“人才荒”。

  新华社记者叶锋陈先锋李志勇陆文军(据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