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把警察瘾当回“啄木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8:05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陈东升 本报实习生? 王春 本报通讯员? 陈海涛

  “对公安的工作很好奇,想亲身体验一下。”

  “海宁的平安,都是民警用辛苦换来的。”

  这是家住海州社区的大学生小周参加浙江省海宁市公安局组织的“百名市民体验公安行”活动前后的一段心得。《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与海宁市民一同过了把警察瘾。

  “海洲街道流星花园旁的店主报警说失窃了!”

  上午9点,参与体验的市民接到对讲机的口令,跟随海洲派出所的方警官赶到事发点,见到了报案人庄女士。

  “我是海洲派出所的民警……请问被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被盗情况如何?”方警官问话的同时,参与体验的刘先生在一旁边记录,还有的市民忙着勘察现场并拍照。

  “9点半左右,当时有3个人到我们店里来看资料,有点胖,30多岁,3个人都戴了头盔,穿着黄白、蓝白的衣服,具体我也记不清楚了……我放在桌上皮夹里的300元现金后来没了。”

  ……

  完成询问笔录,已是9点57分,方警官将笔录递给庄女士仔细查看,并由庄女士写下“以上笔录我已看过,跟我说的一样”,然后按上手印,“一有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方警官走时不忘告知庄女士。

  “很小的案子,但民警执法规范,每一个程序细节都很注意,平均每天要出警20次至30次,做个为百姓服务的民警不容易啊!”参与体验的刘先生向记者称赞说。

  中午烈日当头,路面温度升至45摄氏度,市民许老师参与体验了“当一次交通警察出事故现场、纠违法驾车”活动。

  看到交警们在太阳的暴晒中坚守岗位,许老师异常感慨:“作为一名教师,本来想借机体验,可以跟我的学生讲述人民警察工作的意义,但我自己先成了受教者,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辛苦。”

  当一次社区民警、当一次义务巡逻员、当一次人民调解员……海宁的百位市民在两天时间里实现了各类警种的初次体验。

  海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6楼的会议室里炸开了锅,几十位参与体验的市民围坐一堂,开始当起了“挑刺”的“啄木鸟”。

  “东西大道、南北大道等主要道路上,有十字路口的地方绿化花木修剪得太高,阻挡了司机视线。”“水月亭路移动公司门前地段车辆停放太乱。”“车辆大灯加亮改装,妨害对方司机行车,建议采取措施整治”……

  市民们提出的建议一条又一条,海宁市公安局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均一一作答。

  座谈会上,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十余年的陈老师向记者形象地指出:“我们要成为公安民警工作的‘啄木鸟’,为他们‘挑刺’!”

  对此,公安局的负责人纷纷表示感谢:“欢迎广大市民监督,为警务机制建设提出更好的建议。”

  “警务机制建设必须以民意为导向,群众安不安全、满不满意是检验公安工作的最终标准。”海宁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张顺荣对记者说,海宁公安坚持实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评议员制度,定期举行座谈交流,集中组织开展评议,把评议的结果作为衡量公安机关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和改进公安工作的重要方向标。

  记者了解到,海宁公安机关全力打造城市“安宁”品牌。自2009年实行评议员制度以来,先后聘请的“评议员”已经超过了2600名,在今年的民意测评中,海宁长安、盐官、丁桥3个派出所辖区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评分在嘉兴市75个派出所中位列前3名。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