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同可防控案件半年下降逾两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8:05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马岳君 本报实习生? 兰茜

  近日,记者从山西省大同市委政法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大同市可防控案件下降24.9%。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份,大同市巡防民警接110指挥部指令出警共22000余起,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300余起,其他案件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00余人,处置治安类案件10000余起,处理纠纷3000余起。

  大同市委政法委书记卫国深有体会地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打防控体系真的很管用。”

  “头些年一下夜班就提心吊胆,每天都得让老公来接我,如今,走不了几步就能看见警察,警车一天24小时在市区里巡逻,现在每天上夜班回来再也不用担心了。”正赶着上班的王女士说。

  卫国向记者介绍:“大同是座老工业城市,煤矿多,流动人口多,治安状况复杂。过去,‘两抢一盗’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80%左右。此类案件多发,既有打击不力的问题,也有防控不严的原因。为彻底扭转这种形势,大同市政法机关‘量体裁衣’,建立了打防控机制。”

  据统计,2009年和2010年,在山西省“公共安全感调查”中,大同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了90.43%,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将服务延伸至一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十年之间,社会环境日新月异,打防控体系所面临的治安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打防控体系的内容也要不断延伸细化,只有这样才能永葆青春。”大同市公安局局长李如林说。

  从最初的打、防、控到后来的打、防、管、控,再到现在的打、防、管、控、服务,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大同市打防控体系就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结构,丰富着自己的内容。

  今年以来,大同市新推出了1500个阳光警务区,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这样既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也将服务延伸到了一线。

  大同矿区华杰里小区居民张雪清家以前经常为丢车的事情烦恼,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月丢了两辆自行车。

  “自从警务区建到我们小区后,我招呼了13个常丢东西的哥们儿,主动参加警务区夜间巡逻,快一个月了,我们小区没有发过一起案件。”张雪清告诉记者。

  按照要求,警务区的民警必须熟悉管辖范围内住户的所有情况,一旦有了情况,就能及时排查。同时要彻底改变对待群众的态度,社区民警不光要抓贼,调节纠纷,还要协调相关单位,解决居民的停水、停电问题,遇到上访的,要尽量做到在第一时间解决。

  在经费保障方面,3年来,大同市共投入5100万元,建成市、县、村三级报警监控网,建成20个视频报警监控中心,安装监控探头7000余个,11个县(区)均实施了“天眼工程”,初步完成县城视频监控、农村声音报警安保技防系统,实现了“手机一响、全村帮忙”的景象。

  同时,为了激发基层民警的内在动力,大同市解决了派出所的职级待遇。市、县两级还先后投入2.1亿元,有效地解决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