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腐网站成功备案只是第一步

  7月15日,“我行贿了”网站创办人更改了签名状态,低调庆祝网站成功注册备案。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至少已有4家该类型网站成功备案,开始合法化运营。(8月8日《新京报》)

  利用网友爆料行贿经历来遏制腐败,这并不是中国的独家创意。早在今年6月,两名印度海归创办的“我行贿了”网站就因为产生社会效用而在印度走红。

  印度反腐网站的走红,源于网站创办人致力改变社会不良现象的愿望和勇气。同时,由于印度民众深受“办任何事都得花钱”的腐败现象之苦,网站也收获了高达数万篇帖子和数十万条留言与评论的广泛民意支持。最重要的是,印度政府对此积极关注和响应,并据网站爆料惩处了一批腐败官员。有政府作为“忠实粉丝”,网站反腐效应的辐射强度自然不在话下。

  印度反腐网站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反腐网站而言是一个鼓励信号,反过来,对那些仍然潜伏的腐败分子则是一个威慑。手中握有权力的腐败分子不会甘愿放弃利益,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站,其后续发展势必被贪腐分子的虎狼之眼牢牢盯住。中国反腐网站主动申报备案,只是网站正式进入国家法律保护体系的第一步,其后的发帖管理、财务制度、营运模式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避免网站被腐败分子恶意寻衅与破坏。二是如何避免网站性质的变异。从网友发帖反映情况到惩治腐败,调查与核实需要时日,这就难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甚至在重大案件中打草惊蛇。另外,如何防止网站传播不实流言甚至名誉诽谤,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三是如何通过技术来保障网站使用者的安全。反腐要有效,必须证据确凿。在详细举报腐败事实的同时,保证发帖人身份信息的安全,防止当事人受到打击报复,这一功能的完善与否,也是网站反腐功能能否切实发挥的基本保障。

  无论如何,反腐网站通过国家合法备案对民众而言是一针兴奋剂,但其反腐作用能否长效持久,则很难预料。事实上,我们并不怕反腐网站的破产。腐败所到之处,已经人人喊打。但是,反腐的公开和高调,也使那些顶风作案的腐败分子变得更加隐秘和狡猾,一些被逼到墙根的腐败分子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和涉黑手段来进行顽抗。这就意味着腐败仍然有着犯罪空间,我们的反腐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们希望反腐网站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其创办目标和宗旨,也希望藉由政府在政策和程序上的支持和倡导,使更多可能的方式和途径,都能纳入到反腐体制中来。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