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溺水,隐患在监管不到位

  本报讯(记者 匡春林 唐江澎 实习生 汤雪 刘婷玉)进入暑期,偷偷去河塘嬉水、游泳成为不少学生防暑降温的主要方式,而这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来自长沙市120急救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1日至昨日,该中心已接到20起溺水事故呼叫。该中心发出提醒称,暑假是溺水这一学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长们要高度重视,谨防孩子溺水。

  暑期溺水惨剧频发

  7月中旬,长沙市内一名12岁的男童和同学结伴去河边游泳时溺水,虽经人救起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但到达医院时已呼吸微弱,经医生全力抢救,不幸身亡。

  7月29日,10岁的女孩莎莎在未告知父母的情况下,独自前往马王堆银港水晶城的免费游泳池内玩耍。下午3时,游泳池救生员在深水区发现了已溺水的莎莎,并马上送往附近的社区医院,后又送往省儿童医院继续救治。

  8月5日上午,6岁的男孩绍恩在长沙市贺龙体育中心游泳场培训班学习游泳,收队出场时不慎溺水,溺水原因不明。救护人员发现绍恩的时候,他已全身发紫,嘴唇发干,估计溺水最起码有1分钟。孩子随即被送长沙市三医院抢救,后转入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孩子无人监管成为致命隐患

  据了解,交通事故、溺水、坠楼、烧烫伤等,是假期儿童意外事故中最需提防的“杀手”,而溺水则成儿童死亡的首因。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5万多名因意外伤害死亡的14岁以下的儿童中,溺水身亡的儿童几乎占到六成。

  “假期里,不少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缺乏监管给孩子带来致命的隐患。”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医师周世方介绍,近期多起溺亡事故都有着同样的原因和特征,比如暑期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家长监管又往往不到位,导致溺水事故高发,结伴游泳造成同时多人溺亡;中小学生虽有一定的独立行动能力,但自控自救能力差,溺水事故中低龄孩子较多;溺水事故大都发生在农村郊野,应格外注意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暑期安全管理。

  孩童切勿随意下河游泳

  “暑期至今已经过半,但家长仍应提高警惕。夏季外出游玩要注意安全,切勿让孩子随便下河游泳,尽量远离河边。”周世方提醒家长,对于5到12岁的儿童,应教会孩子游泳及游泳规则,不要到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的水域、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同时要教育孩子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要逞强冒险或者在水中打闹;对于13岁以上的儿童,还应教会必要的急救技术。

  周世方还指出,当发现有人落水时,在具备一定的游泳技巧下,可下水抢救;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刻撬开其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溺水者呼吸道畅通;如吸入的水较多,可按压腹部迫使其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将其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