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港平常事,都付笑谈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8:23  南方都市报

  

深港平常事,都付笑谈中

  《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名言———“你要知道这是一件平常事;有生即有死,经过尘世以达于永恒”。经常念叨这句话,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新闻的时候要么超级淡定,要么会心一笑,看得懂最好,看不懂的就当它已经“永恒”了吧。

  对于外地人而言的平常事,对于深圳人而言可能并不平常。比如广州人民早就有公积金,可是深圳人民长期没有,最近才有,而且提取政策的制定也是一波三折。8月7日,经历了长达5个月的修改,深圳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正式公布。相比此前引起诸多争议的草案,这个最终政策大幅降低了提取门槛(见8月8日《南方都市报》)。

  我仔细阅读了新闻,发现政策变化真的很大:“留存额由3个月降为1个月”,各位留在账户上贬值的钱可以少一点了,强烈建议条件成熟的时候改为可以全部提取吧。“两年前买房仍可提取公积金”,房奴可以松一口气了,压驼的背不妨抬起来一点。“租房提取取消1000元的额度限制”,是啊,1000元在偏远地方只能租个农民房或者单间,在豪华地段估计只能租个厕所,可是,谁愿意住在厕所里呢?草案有修改固然值得鼓掌,民意被汲取也应庆幸,可是,我还是想问一句,上次那个草案里的不合理规定,都是谁的主意?该不会是从来不租房的人或者早就还清贷款的人在空调房里拍脑袋想出来的吧。有关部门(据说这是一个最神秘的部门)是不是检讨一下前一个草案出台的程序和智慧含量呢?

  作为一个长期在内地生活的正常人,我自然把官员收礼看作平常事。如果是正式的官员互访交流,尤其是上了报纸头版头条,照片形象“伟光正”或者“红光亮”的那种活动,我一直觉得甲官给乙官送点小礼品,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和廉洁廉政扯不上关系。收了也就收了,没啥大不了的。可是香港官员给我上了一课,让我觉得自己很不正常。

  据8月5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香港特首办公布曾荫权最新公务收礼单,18件价值400港元以上礼物全交政府处理。王光亚首次访港向曾荫权赠送的花瓶,曾荫权也没有留下私用。我觉得吧,在香港当官也太不容易太没意思了。400港元不就是300多元人民币嘛,这标准也定得忒低了,这完全就是“官不聊生”嘛。遥想锦松当年,明霞初嫁了,伉俪情深。买车事件,谈笑间,官帽灰飞烟灭。“无心之失”,引避税指责,憾别政坛。人生噩梦,莫如香港宦途。本来我想提个建议:凡是能够彻底执行“三公”经费完全公开的地方,乡党委书记、乡长以上级别的领导同志可以在严格控制费用的前提下,前往香港短期观摩学习。可是我担心这样的地方不好找,书记乡长也不愿控制费用,只能闭嘴。

  还有一件平常事,其实一点不平常。8月4日,香港多个关注性工作者权益的团体高调联合召开记者会,强烈谴责两家香港刊物刊登有关性工作者的封面报道时,刻意暴露性工作者容貌,并且稿件内容带有歧视性的语言,要求刊物负责人立即公开道歉(见8月5日《南方都市报》)。香港的社会组织很发达,社会建设很到位,这一点咱们必须承认。那么内地和香港在保护性工作者(即失足妇女)隐私上到底有多大差距呢?本人立即以“抓嫖”为关键词在某著名搜素引擎上展开搜索,结果第一张图片就是一执法人员揪住一失足妇女的头发往后拽,面貌清晰可见,幸好敏感部位都打了马赛克。该名失足妇女肯定没人替她喊冤撑腰,她也断然不敢将执法人员告上法庭。这就是香港和内地在类似事件上的真实差距,它是一件平常事吗?

  也许对读者诸君而言:深港平常事,都付笑谈中。但是,我却笑不起来。

  □今纶(微博h ttp:/ /w eibo.com /jinlun,大运期间,本栏目暂停两期,8月30日恢复。)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