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名不同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8:24  南方都市报

  ●佳叙佳议

  微言挖掘机

  新闻:在东莞叫“大井头”的,有东城大井头、大朗大井头;叫“横沥村”的,有横沥镇横沥村、望牛墩横沥村。不少新莞人为此走冤枉路,并建议改名,但当地村民普遍反对。记者从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会议获悉,目前全市多处存在“一地多名”“多地重名”等现象,有关部门将查清市域内地名的名称、位置。

  出处:8月3日,广州日报

  段子:南京是座神奇的城市,碧波荡漾的城市!老祖宗起的地名真是极富远见啊,不信您挨着看———昨天,大洋百货门口像大洋;淮海路就是一片海;珠江路是一条江;清溪路是一条溪;进香河真是河;玄武湖隧道就是湖;管家桥真的需要桥;平家巷水都平了居民家……不过白下路上没淹水,看来这雨白下了。

  点评:多地重名并非东莞独有的现象,但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像东莞,为此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很多务工者,包括一些后来坐拥巨额资产的老板,初来东莞的场景很相似———听朋友说在东莞很容易挣钱,没多想就上了路。路上诚惶诚恐,下车手里捏着一个并不明晰的地址,也曾慌乱打听,也曾跑错地方。

  当然,相比金榜题名时遭遇重名,这点弯路走得尚能接受。往更好的地方想,说不定以后还是一段回忆,值得衣锦还乡时拿来念叨,衬托当年的苦。而且,这种冤枉路通过设置更清晰的标牌,安排志愿者提供指路服务等,都可避免。如果生生改掉,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当下,则不知要让多少本地人神伤。

  本地民政部门,在面临地名重复带来的争议时,表现出的谨慎态度值得赞赏。甚至与内地一些城市,热衷于通过行政手段更换地名,以聚集人气、拉动投资相比,这种好好活、不折腾的作风,简直是他们的表率。唯一的遗憾上次也说了,有关部门别把“东莞站”的牌子,扛着在不同镇街跑来跑去,那就更完美了。

  南都记者王佳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