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一日跌回一年前

  据新华社上海8月8日专电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对包括A股在内的亚洲股市形成冲击。8日沪深股市放量暴跌,两市跌幅双双超过3%。上证综指盘中跌破2500点,收盘创年内最大跌幅。至此A股在过去1年所累积的涨势已消耗殆尽。

  8日早上,上证综指在70分钟内,从盘中最高的2614点暴跌至2497点,连下2600点和2500点两个台阶。在快速下跌过程中市场恐慌情绪集中爆发,当天两市共有超过60只非ST个股跌停,而涨停的个股仅有3只。

  “从早上10点到11点10分这70分钟简直令人难以反应过来。”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跳水过后,各种电话接踵而至,大家纷纷判断着市场的下一步走势。”

  最终,尾盘沪指收报2526.82点,较前一交易日跌99.61点,跌幅达到3.79%。

  深证成指收盘报11312.63点,跌389.14点,跌幅也达到了3.33%。

  股指大挫令沪深两市个股普跌,上涨交易品种总数不足120只。不计算ST股和未股改股,两市仅3只个股涨停。

  当日上市的新股N林洋表现平平,收盘较发行价上涨22.06%。

  在恐慌情绪推动下,沪深两市成交量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大幅放大,分别达到1176亿元和972亿元,总量接近2150亿元。

  沪深300指数跌破2800点整数位,报2793.90点,跌103.52点,跌幅达3.57%。10条行业系列指数悉数告跌,且跌幅都在2%以上。300信息跌幅最大,达5.23%。

  美国“降级”对中国有何影响?

  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外汇储备可能受损失

  据新华社北京8月8日专电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日前下调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它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也备受各方关注。

  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我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给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

  “降级之后,可能会带来投资者对美债的抛售行为,不排除美元贬值的可能,这可能会让中国外汇储备遭遇一定的损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警告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也认为,尽管美国不断强调国债安全性,但作为美国国债的重要股东,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保值压力确实不小。

  针对这一窘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建言称,中国目前亟待评估自己作为美债主要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并加快外储多元化的步伐。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人民币会面临一定升值压力,未来几年中国进出口企业可能面临外需持续疲软、汇率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不利环境。”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说。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43.05,较上一个交易日骤升146个基点,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进口大量原材料的我国来说,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加。”丁一凡称。

  伤在美国

  为何总痛在中国?

  三年前,明明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可中国股市伤得最重也最痛,美国股市不过跌掉30%多,可中国A股跌掉70%。如今历史仿佛又在重演,尽管美国在最后一刻逃离违约风险,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受害最深的又是中国。

  在总共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中,中国持有1.16万亿美元,居然比所有美国家庭购买的9594亿美元还多。随着美元贬值,这1万多亿美元的债务至少已缩水20%。更可怕的是,这次美国债务上限调高,可只够维系8到12个月(即熬到明年总统大选),以后还要不断调高,万亿债务还将贬值。

  中国有一句俗话:欠债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除了美国国债,居然还无处可投,甚至连抛都不敢大抛,你一抛他就跌。

  为什么伤在美国总是痛在中国?从根子上说还在于中国走的是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中国GDP逾三分之一来自外需,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其中70%~80%又以美元外储的形式回到中央银行。

  美债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过分依赖公共债务、过度消费的经济已不可持续,中国只有依靠自己,依靠13亿人民的内需市场,才能持续发展。要做到这点,关键是两条。

  一是减税。这次美债上限为什么在最后一刻才得以通过?奥巴马本来想多收点税,结果国会通不过。在美国,很多商品比中国便宜,其中的奥妙就是税收相对较低。只有下定决心把30%以上的财政收入增速减下来,才能藏富于民,才能从根本上拉动内需。

  二是反对垄断。越来越多的数字表明,在近一年来收缩银根的过程中,银行的钱大部分给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大国企,大批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没有民企,就没有占比70%~80%的就业人口的增加,也就没有人民收入的提高,当然不可能有内需的启动和股市的繁荣。据《广州日报》

  中国还会继续

  增持美国国债

  美国财长盖特纳称

  中国还会继续

  增持美国国债

  商报综合消息 奥巴马政府7日对外表示,此前被传将在债务上限危机过后走人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将继续留任。盖特纳于当天接受了美国媒体CNBC的采访,指责美国国会操纵标普故意给奥巴马难堪,还“放话”称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持有者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盖特纳在采访中还强调,尽管标普调低了美国信用评级,但是美国的国债依然是安全的投资产品。“我认为大家都应该相信,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国债是流动性最强、最有价值的投资产品,”盖特纳说,他“一点儿也不担心”中国会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很强劲,未来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还会有很多感兴趣的投资者。据《中国日报》

  大幅减持美债

  社科院专家称

  大幅减持美债

  不符合中国利益

  商报北京消息 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意味着美国债务危机仍在发展。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截至5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6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的第一持有主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中国的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国国债目前面临很大风险,美元贬值将会造成中国的外汇储备缩水。不过,由于利益的捆绑,各国势必出手搭救,而美国自己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不宜夸大此轮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沈骥如在电话中说,从短期来看,中国能做的就是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但是,目前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状况也不被看好,同样面临货币贬值,在大家都面临贬值的时候,相对而言美元对欧元可能还会有所升值。

  此外,面对3万亿的美元储备和1.16万亿的美国国债,也很难在短期内调好。

  沈骥如认为,如果中国大幅卖出美国国债,美元势必迅速贬值,而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不可能一日卖出,没有卖出的部分就会缩水,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非但如此,世界金融市场也会因此紊乱。

  沈骥如表示,中国在几年前已经提出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目前来看则是以增量的方式购买欧元和日元的债务。陈璞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