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者调转枪头玩收藏

  

投资者调转枪头玩收藏

  吴志立 画

  天津文交所开放的艺术品份额化投资赢得了投资者追捧,这种兼股票和收藏双重身份的投资品市场似乎强化了股票和收藏之间的联系。但股市低迷行情下,长沙不少股民转战收藏,似乎更印证了收藏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魅力。

  股民怕折腾转战收藏

  昨日股市大跳水,市民薛先生庆幸没在股市中恋战,要不然就惨了。原来,去年一个玩收藏的朋友建议他买龙钞,当时价位才1000多元/张。但当时他的闲钱大多放在股市中等着解套,结果越等越亏。今年5月,龙钞涨到3000多元/张,想着自己不但没赚钱,还倒贴了钱,薛先生心有不甘,于是割肉出局了。“上了年纪,股市涨涨跌跌的经不起折腾,还是安心玩收藏算了。”薛先生说。

  此外,长沙也有股民转投了收藏。在芙蓉路某单位上班的陈先生是收藏爱好者,以前也是股民。但经年累月后,玩收藏赚的钱比工资来得多。他说,玩收藏就要“门儿清”。“上班没时间盯盘,而且过了一年,股市还在原地踏步。由于工作的关系,许多认识的人既有玩收藏的,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高层,他们或出于礼物馈赠的需要,或自己喜欢,都愿意花心思玩收藏。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我就充当了其中的桥梁。”陈先生的经纪业务开展得不错:别人跟着他赚了钱,以前还只是点头之交,有了共同的话题后,不但交了朋友,积累收藏经验,也有盈利。

  机构投资者活跃藏市

  股市要么跳水,要么振荡,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钻石涨了,红酒也跑赢CPI了,书画进入亿元时代了……不仅是小散认识到收藏这块“蓝海”,嗅觉更灵敏的机构投资者显然“潜伏”已久。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玩收藏赚大钱的还是机构投资者。“很多人都不懂收藏,他们可以请懂行的人掌眼。这类机构投资者把收藏完全变成了资本的游戏,进入苏富比、佳士得等有名拍卖会的主要还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进驻收藏,似乎有些“鸠占鹊巢”,收藏市场中资本为王现象的存在,令许多收藏者有些“愤愤不平”,但无疑活跃了整个收藏市场。

  藏家建议用时间换经验

  对多数股民来说,炒股短线交易可能是他们更擅长更热衷的。而半路出家玩收藏,专业门槛隔重山。不过,擅长分析的股民仍可发现资金流动的蛛丝马迹,或者可以坐上资本大鳄的“轿子”分食收藏盛宴的蛋糕。

  字画收藏名家石金柱,就是将股市赚来的钱都买了字画,多年历练成了藏家里手。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未来3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一马平川。他说,“现在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做实业,都没有书画投资赚得多。普通市民可以跟着买,等到运作方把作品炒到水涨船高了,就可以盈利了。”虽是一家之言,但未尝没有道理。

  钻石、书画、红酒等收藏项目高高在上,普通投资者似乎难以分一杯羹。小老百姓是不是就与之绝缘了呢?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我个人倒是认为现在有两种人比较适合玩收藏,一种是特别富的,他有资本接触到更高端的收藏品;一种是特别没钱的,通过自己慢慢摸索,反而说不定能翻身。”倒是那种中等收入者,他建议需谨慎,“这部分人一旦陷进去,可能出不来。”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