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现“陈醋门”,别忙问责副会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09:23  法制日报

  李克杰

  近日,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市面上的山西陈醋95%为勾兑醋,且大多添加防腐剂,这一说法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山西质检部门和醋业协会等相关方面更是第一时间辟谣,协会还责令王建忠辞去副会长之职(8月8日《京华时报》)。

  出现负面消息,相关地区、部门及行业出面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辟谣,这已是应对危机的一个“惯例”,随即是查找消息源并对消息发布者进行追责。似乎部门和行业一辟谣,对负面消息发布者一处罚,公众就不再相信那些负面消息,就会瞬间消除心中疑惑。山西老陈醋“勾兑门”事件发生后,山西省质检部门和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再次不约而同地践行了这一“惯例”。这种做法会收到预期效果吗?笔者表示怀疑。

  首先,“勾兑”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关键词,尤其所涉事件都与食品有关。在国人曾高度信任的洋快餐店,鲜豆浆是勾兑的,鲜果汁是勾兑的,可口可乐也是勾兑的,就连宣称长时间炖制的猪大骨汤也是用复合调料勾兑而成的。即使是国产货此前也爆出过不少勾兑品。所有这些已经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生产经营企业的信任和信心。当公众看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时,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相信而不是怀疑。

  在消费者首先是相信而不是怀疑的情况下,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行业自身(包括行业协会)进行的一般性辟谣,根本就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不足以让消费者动摇观念。山西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称:山西所产老陈醋产品安全可靠,不存在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防腐剂现象,可以放心食用。尽管它是质检部门,但这种没有足够质检报告支持的结论,虽然发布起来既轻松又迅速,但却没什么作用。公众早已反感这种“空口无凭”的支持或否定性结论。何况,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在几乎所有的生产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中都有其清晰的身影。

  醋产业协会的辟谣更没有公信力。因为一方面它强调了山西产老陈醋全部是纯粮酿造,根本不存在醋精勾兑。一来这样的结论过于绝对,你又不是监管部门,何来如此绝对的结论;二来即使你有足够的自律能力,也只能保证“山西产老陈醋”的生产方式,能保证非山西产“山西老陈醋”没有勾兑吗?另一方面,人们都知道,作为由众多醋生产企业组成的醋产业协会一般是不会轻易承认负面信息的,因为承认勾兑就等于要面临灭顶之灾。再者,在国内,一些行业协会睁眼说瞎话也已屡见不鲜,毫无原则和立场地维护本行业企业利益的做法早已为社会各界所反感,人们对行业协会的产品质量保证早已没有多少信任。

  事实上,王建忠爆料的信息是称“市面上的山西陈醋”,并没有局限于山西范围,也没有特别限定山西产陈醋。可以说,山西质检部门和山西醋产业协会的辟谣都没能从根本上否定王建忠的说法。当然,责令王建忠辞去副会长之职对澄清“勾兑门”也是没有任何助益的。

  在笔者看来,要想让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相信“勾兑”陈醋没有如此巨大的比例,无论是质检还是行业,都应当先问市场之“责”,也就是先做足市场的文章。具体来说就是,质检部门拿出此前一定时期的全部质检报告和统计资料,实事求是地说明当前市面上的山西陈醋到底有多少是纯粮酿造,多少为陈醋勾兑,又有多少由醋精勾兑,哪怕这些数据只是山西一省的情况,它远远比现在的笼统辟谣有用得多。行业协会也应如此,利用自己掌握的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山西老陈醋市场状况,公开承认市面上确实存在少数由醋精勾兑的老陈醋,并讲解普通勾兑醋的生产工艺和安全性,这比问责副会长更能挽回声誉。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