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小区巴士大退局

  □实习生 陈红

  本报记者 章高航

  七年前,杭州取消“四小车”,作为大公交车的补充,小区巴士应运而生。当时共开通了63条小区巴士线路。10座的白色面包车,能走小街穿窄巷,为不少市民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

  然而,七年后的今天,63条线路只剩下了10条,而且其中大部分线路经营入不敷出,我们只能偶尔在城郊看到那抹白色的身影,小区巴士似乎已经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如今,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大、公交车线网越铺越广,杭州还需要小区巴士吗? 它们的出路在哪里?

  现状

  乘客寥寥无几,十车九亏本

  记者昨天从杭州公交集团了解到,如今,小区巴士已经没了当年的人气,10条线路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633路的司机陶师傅说,平时也就早晚高峰人多一点,勉强可以坐满一车,平峰的时候两三个人最多了。而这种状况并非只有633路一条线路存在,已经成了小区巴士的“通病”。

  像610路和850路,也只有在旅游旺季才有一点人气,因为线路周边有景区、茶楼等。而其他线路,只有早上和傍晚才热闹一点。

  司机们算了一笔账,扣除油费、修理费、停车费、司机的工资等费用,一辆车一天起码赚400元才勉强保本。而多数线路一天下来,收入基本上只有一两百元。

  从8月5日的经营状况看,609路6辆车一天运送乘客638人次,总收入1260.02元,平均每辆车收入210元。647路5辆车一天运送乘客347人次,总收入674.38元,平均每辆车收入135元不到。

  原因

  大公交线网逐渐优化完善 挤占了小区巴士的生存空间

  曾经那么受欢迎的小区巴士,现在为何如此落寞?

  当年辉煌一时的小区巴士,在因道路条件限制使大公交线路无法到达的“盲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道路条件不完备区域以及大公交线路的空白区域、出行不便的生活小区、新建生活组团等地方,小区巴士跑得很欢。

  而现在小区巴士却在惨淡经营中苦苦挣扎,公交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道路改善,大公交发展了。“有些地方,不仅大公交开得进去,而且周围还有不少公共自行车点,大家出行方便了,坐小区巴士的人自然少了。”电车公司六车队的杭队长说,像蒋村到翠苑,现在开进了不少大公交线路,所以原来的小区巴士646路隐退了,不管是舒适度,还是班次密集度,小区巴士都比不上大公交。

  二是发车间隔久,不能刷公交优惠卡。这仅存的10条线路中,除了627路有9辆车,609路有6辆车,647路、633路有5辆车外,其他线路都只有两三辆小区巴士在营运。车辆少,发车间隔自然会延长,大部分线路的发车间隔都在半小时左右。“如果不是抠着时间出门,多数乘客都是不愿意等的,宁可稍微走几步去坐大公交。”一位车队长说。

  三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少地方进行了旧村拆迁改造,原来不少农居点现在已经变了样,村民们也搬了家,乘客自然也少了。

  四是受到黄鱼车的冲击。有时候几辆黄鱼车轮流转一圈,乘客就跟着走了,等小区巴士到站,基本上也没什么人上车了。

  出路

  逐渐撤出主城区 去城郊填补大公交的“空白”

  尽管目前小区巴士多数是在亏本经营,但并不代表杭州已经不再需要小区巴士了。

  据杭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大公交线路的不断完善优化,今后小区巴士将逐渐撤出主城区。但这并不是说杭州就没有小区巴士了。现在在一些城郊接合部,大公交的布点还是不够完善的,而那里的出行需求却日益旺盛,非常需要小区巴士去填补空白,拾遗补漏,为大公交铺路。

  另外,提供包车服务,也是填补亏损的一个新出路。一辆巴士可以坐10个人,最适合一大家子人或者两三个小家庭出门,如果去龙井喝喝茶只需要包半天的车,才80元钱,比打车划算,一路上还能一起说说笑笑,感觉很好。三墩还有一个村,由村里出钱,每天包两辆小区巴士接送村里的孩子上下学,每辆车一天200元左右,再加上正常线路运营,一天下来能基本保本。

  同时在相对偏远的城郊地区,小区巴士也可以照顾乘客的需要,招手即停。这种点对点的服务也是小区巴士灵活运营,赢得客源的一种方式。

  体验

  辛苦跑一趟,只有1位乘客

  如此惨淡还不如不开

  线路:K607路

  (德胜东村—石大线货运场)

  在德胜东村公交站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等来了一辆K607小区巴士,车上只有寥寥数人。

  记者上车一问才知道,原来K607是40分钟发一班车的。司机吕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这条线路上有七八辆车,但由于坐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只剩下两辆了,所以发车间隔也延长了。”

  记者找了个座位坐下后,车子一共停了3站,没有一个乘客上车。

  一直开到第四站新园南门站时,才上来两个乘客。在杨家村站附近上班的刘女士说,她经常坐这辆小区巴士上下班,车子坐着是蛮舒服的,就是等的时间久了点。

  当车子到达终点站石大线货运场时,沿途还是没人上车。吕师傅并不感到意外,“这种情况很常见,有时,辛辛苦苦跑一趟,只有一个乘客,还不如不开。”

  离发车时间还有20分钟的时候,有两个乘客上车。“我们经常坐这个小区巴士去新园南门站的沃尔玛买东西,这里太偏僻,没别的公交车。”乘客王小姐说,“不过坐这车得掐准时间来,不然会等很久。”

  吕师傅说,乘K607到新园南门站沃尔玛超市和德胜东村站乐购超市的乘客最多,乘车高峰一般在周末下午四五点,平常日子坐的人很少。一天来回开二十几趟,总共也就40多个乘客,这样算下来,一趟车平均载两人。

  小区巴士必须站站停

  被黄鱼车抢走了不少生意

  线路:K850路

  (浙江博物馆—黄龙体育中心)

  在黄龙体育中心的850路小区巴士站台,记者碰到了同样在等车的沈女士。来自北方的她在杭州工作,这天特意请了假,想带着儿子和侄子去景区转转。

  “这趟小区巴士刚好到西泠桥那边,过去很方便,就是等车的时间有点长,起码半个小时。还有平时用的公交A卡也用不上,优惠也享受不到。如果有电子钱包的话,最多也只能打9.1折。”沈女士无奈地说。

  40分钟后,我们终于等来了一辆850路。“现在班次减少了,而且就算没有乘客,我们也得站站都停,真正想坐车的乘客难免会有意见。”司机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

  车子途经浙大附中、曙光公寓、岳庙、西泠桥后,到达终点站浙江博物馆。

  记者刚下车,就看到小区巴士站旁停着几辆小面包,模样和小区巴士差不多。几个赤膊男子站在车外,看到有乘客下车,就“热情”地打招呼:“坐我们的车吧,5元一个人,随到随走,招手即停。“

  “这些都是黄鱼车,经常在平湖秋月、中山公园这一带蹲点,我们的小区巴士都是公交公司的,必须每站都停。而这些黄鱼车都是私人的,特别会忽悠外地游客,一旦上了‘黑车’,他们就会把游客带到各个景点购物,很容易被坑。”850路的司机告诉记者:“我们生意已经这么冷清了,还要被这些黄鱼车抢生意,真的该管管了。”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