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多中外嘉宾见证成都“更具韧性”

  成都在地震灾后重建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韧性,取得了瞩目成就,还建立了一套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因重建经验得到联合国减灾战略署的肯定,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减少灾害全球平台大会上,成都作为第二批“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受邀作了经验交流。

  时隔两个多月,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再次将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放在成都举办,通过交流探讨、参观考察,实地分享成都灾后重建经验。

  昨日,记者从市外办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二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和“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将于8月10日至13日在成都举行。届时,将有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的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和联合国开发署、减灾署等国际组织官员,以及国内10多个城市的市长等共计200多名嘉宾云集成都,交流防灾减灾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向纵深发展。

  成都将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此次会议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国际姐妹城市联盟共同主办,主题为“让城市更具韧性”和“关注城市发展与合作:构建人类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城市”。

  据介绍,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来自全球各地的200多名嘉宾,将以此次会议为平台,分享有关城市和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灾害和气候变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同时还将围绕“具有应灾能力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灾害和突发事件管理”、“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双边和多边合作”、“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等分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根据会议的总体安排,成都市将作为“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代表,在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上作专题发言。

  减灾署网站介绍成都经验

  “作为‘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框架下的首次重要会议,此次会议的举办将对‘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的健康发展和峰会的机制化产生重要影响。”据市外办副主任邓锡军介绍,“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是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在2010年3月份启动的,旨在鼓励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具有应对灾害风险的韧性城市,这个运动在全世界各个城市很受欢迎,目前全球已有750个城市加入。去年10月,成都正式加入了这项运动,现在在联合国减灾战略署的网站上,可以看到成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经验介绍。

  在此次会议开幕当天,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将对评选出来的“世界生态名城”、“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进行表彰,同时,还将启动对“应灾能力城市”的评比活动。

  在会上,将通过旨在落实“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的《成都行动计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部分参会城市代表将在会上签署协议正式加入“让城市更具韧性:我市已经做好准备!”运动。

  实地考察分享成都经验

  “此次会议旨在分享四川省和成都市在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及灾后重建经验,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宜居城市加强合作。”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先智介绍说,“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将会议确定在成都举办,充分表明了对成都市防灾减灾、恢复重建成果的肯定,对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探索防灾减灾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让城市更具韧性运动’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将专门拿出一天时间,组织与会代表前往都江堰市、崇州市等地,实地参观考察我市灾后重建的独特经验和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方面的成果。据悉,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灾和灌溉作用的“都江堰”将是此次参观的一个重点;另外,与会代表还将参观防震减灾基地,了解我市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有关工作。本报记者 李影

  新闻闪回

  “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殊荣授予成都

  瑞士时间2011年5月1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减少灾害全球平台大会上,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把“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殊荣授予成都市。

  “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旨在表彰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成效突出的城市,并为世界上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和范例。成都也成为我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成都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非常出色。”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莎·罗丝·米基罗女士说,“成都的实践、创造的经验、取得的成就,不仅生动诠释了‘今天的投入是为了更安全的明天’的大会主题,还与联合国很多工作宗旨非常契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