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台上摆着花盆代表老人安好花盆数天不见意味着可能出事

  □通讯员 赵明

  本报记者 黄轶涵

  早报讯 就像谍战剧里的情节:阳台上出来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将一盆花,摆在了阳台上。没过多久,楼下走过一个人,抬头看到阳台上的花盆,知道意味着什么,就放心地离开了。

  在长庆街道王马社区,这样的“秘密行动”每天都在上演。花盆,其实是独居老人和邻居之间的“暗号”:花盆在,老人安好在家;花盆不在,老人可能就遇到麻烦了。

  近日,下城区通报了组织工作,其中老党员照顾独居老人的故事,很感人,照顾的方法也别出心裁。

  阳台上的花盆救了79岁老人的命

  今年79岁的徐老一个人住在二楼,身体也不太好,女儿又住得远,经常照顾不到。住在三楼的邻居韩兆安,是个老党员,他就跟老人约好了:阳台上有花盆,就代表老人在家;花盆不在,就代表老人有事了。

  有一次,韩兆安好几天没看到徐老,花盆也不在阳台上。

  想想有点不对劲,韩兆安去敲徐老家的门,没人答应。打徐老家里的电话,也没人接。

  韩兆安觉得事情不对,先跟社区打了招呼。又给徐老的女儿打了电话,但是女儿人在外地,一时间赶不过来。

  邻居小伙子等不及了爬到气窗上一看,发现床上的被子鼓鼓的,好像躺着个人。

  在征得徐老女儿同意后,韩兆安找来了锁匠,打开了房门。一进卧室,发现徐老已经昏睡在床上了。大伙儿马上打了“120”,七手八脚把徐老送进浙医一院,老人捡回了一条命。

  门口的一份饭救了80岁老人的命

  韩兆安的这个办法,社区里好多照顾独居老人的老党员,都学着做了。有些独居老人家不养花,那就把花盆换成小板凳。板凳在老人就好好的,要是今天没见着板凳,党员就要上门看看了。

  韩兆安说,老人怕吵,喜欢安静,你天天打电话去问他好不好,人家嫌麻烦,又浪费电话费。一个花盆,一张板凳,就把问题解决了,挺好的。

  在王马社区,凡是跟独居老人结对子的老党员,心都特别细。

  社区的童书记回忆,老党员蔡阿姨,隔壁住着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蔡阿姨去社区老年食堂准备好,送到家门口的。

  老人喜欢睡觉,蔡阿姨怕吵到她,每次都是把饭放在老人家门口。老人睡醒了,自己开门,把饭拿进去吃。

  有一次,蔡阿姨把中饭放在老人家门口,就出门办事去了。等下午回来,蔡阿姨去收饭盒,发现里头的饭菜没动过,就赶紧敲老人家的门,也是没人应答。

  蔡阿姨拿出备用钥匙,开门一看,老人家已经奄奄一息了。

  花盆板凳成独居老人平安符

  花盆、板凳……在很多时候,已成了王马社区独居老人的一道平安护身符。

  除了这些,王马社区还为80岁以上的老人,全都免费安装了一个紧急呼叫器,样子和功能都跟医院病房床头那种呼叫器差不多。老人有突发状况时,就按下按钮求助。后来这种高科技手段,被杭州很多社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多的社区广泛应用。

  王马社区还有一个热线电话——66810。只要居民有困难,不管什么困难,都能打这个电话。

  社区还特地做了一张“66810民情卡”,是张折页名片,除了解释文字外,上面还有着几个非常管用的电话号码——66810热线:86966810,因为这一专门申请的电话号,末五位与66810完全相同,居民们记忆起来非常方便。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