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糖尿病的儿子想学门手艺赡养老母

  □通讯员 楼建丽 本报记者 黄淼君

  早报讯 眼前的小陈,看起来黑而精干,怎么也想不到他已患糖尿病10多年。而这一切,全都来自于他母亲10多年来的尽力操持。昨天,在省立同德医院脑外科病房里,小陈坐在妈妈的病床前说:“我想学理发,希望妈妈不再为我操心。”

  她经常忘记上班的路

  郑女士今年51岁,20多年前,她和丈夫走出台州三门的小山村,到宁波种地卖菜。1997年,丈夫遭遇车祸,她孤身一人将一对儿女拉扯大。

  “爸爸去世后不久,我就被查出患糖尿病。现在想想,真不知道妈妈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小陈说。

  郑女士带着儿女回到了三门老家,先帮别人养猪,得空就到附近工厂打零工,就在去医院看病前,她还在给当地一家塑料厂做衣架。

  5年前,郑女士开始出现头晕和头痛的症状,因为经济比较紧张,她一直没去看病。

  “我每个月要用医药费500多元,妈妈每天做12个小时,姐姐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我们一直以为,妈妈头痛是因为太累了。”小陈说。

  直到今年,郑女士好几次忘记上班的路,才打算去医院看看。

  “从家里到工厂的路,她每天都在走,但是最近经常忘记,在工厂附近转悠很久,都想不起该怎么回家,只好打电话给工友。”小陈说,经过他劝说,郑女士才愿意去医院。

  脑子里长了个拳头大的瘤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吓一跳,郑女士的脑子里竟然长了一个瘤,直径达到12厘米。

  “非常危险,已经长时间压迫脑内大静脉,影响中脑导水管了。如果再不救治,可能就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省立同德医院脑外科主任金心教授说。

  郑女士之所以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都是因为这个肿瘤压迫到了脑内大静脉。肿瘤已经占据了大脑大约一半的空间,起码有10年的历史了。

  金主任从郑女士后脑勺上开了两条小缝,抽丝剥茧地将这个肿瘤取了出来,定性为脑膜瘤,是良性的。估计几个月后,郑女士就能生活自理了,但是建议不要做重活。

  经过20多天的观察,今天郑女士要出院了。想到未来,她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家里盖房子欠了5万多元的债,我动手术又花了4万多元。这些钱要怎么还得起?”这位苦撑了10多年的妈妈,感觉有些撑不住了。

  小陈说,工厂前两天停工了,他也没了工作,他以前在村里学过理发,很想重新拾起来,学好手艺,来报答为他操劳了一辈子的妈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