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块钱的尴尬与“一分钱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1:21  国际在线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更是赞美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孩子从小拾金不昧的歌曲。但是,当中学生小杨将捡到的五元钱交给警察叔叔时,警察称“无法处理”又还给了她。这让小杨十分郁闷。(8月8日三秦都市报)

  小杨捡到的幸亏不是马路边的一分钱,要不然警察叔叔估计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如扔掉,既是对钱币的不尊重,更是在伤害中学生拾金不昧的精神,如果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带回家,嫌疑多多,根本不值得为这么一点小钱伤神,可若是弄个招领启事,那结局基本可以预料,做个公交来回还要几块钱呢,不够功夫钱。捡到的这5块钱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于是,警察不收钱,自己选择了一份清静。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时代在发展,生活条件在提高,通胀就在你身边,即便现在有五块钱,也快跟一分钱差不多了,根本就买不了多少东西,没多大的价值。若问小杨捡到五块钱为什么如此受关注?不外乎两点,一是重视五块钱,把五块钱交给警察的行为现在不仅珍贵,而且少了,因为少所以更为珍贵。对很多人来说,无论是丢了还是捡到五块钱,大多不再当回事,因为这对个人生活的实际影响近乎可以忽略。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五块钱却很重要。一方面,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对待财富和劳动的态度;另一方面,捡到五块钱交给警察体现出的是一种纯朴的拾金不昧精神。时代需要这种精神。拾金不昧没有金额多少之分,只有品格道德之分。虽然现在已经不缺五块钱,但却应该反思,那种纯朴的拾金不昧的“一分钱”精神氛围是否依旧浓厚?

  我们常说,细节之处是魔鬼。“五块钱”事件受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警察竟然“无法处理”。是真的无法处理吗?当然不是。拾金不昧原本简单,无论一分钱还是五块钱,还是上百上千万,都应简单的看待与对待,而不应复杂化、区别对待。“无法处理”表面上是因为五块钱实在太少,不值得再去花费时间寻找失主等,更重要的则是拾金不昧的精神弱化,社会道德滑坡的必然。在很多情况下,拾金不昧等甚至被标签化、庸俗化,以金额来衡量拾金不昧的可贵程度。如此之下,小额的欠款也就少有人关注,倘若捡到的钱多,才成了一种荣誉。这反映出的实是拾金不昧精神的不断弱化,靠金额来支撑,而不是从行为本身来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何对待那“一分钱”,比对待一万或者十万更能体现出背后的道德与精神。可惜的是,“一分钱精神”正在减去渐远。

  我们现在早已不缺一分钱,但“一分钱精神”却不能丢。从“一分钱”的歌谣到小杨拾金不昧的尴尬背后,要反思的我们丢了什么,少了什么。(丁洪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