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句“亲爱的”,温暖众团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5:28  金羊网-羊城晚报

  相关报道

  羊城晚报讯记者黄亮报道:昨日,“万名外来工游广东”正式启程,B组前往第一站韶关。本次组团采用军事化管理,分为连、排和班等,保障了秩序和安全。组办方下达的每个通知,都以“亲爱的”开头,拉近了与外来工团友的距离。在韶关“红围”革命遗址,80岁陈阿婆讲述的故事,令团友深受鼓舞。

  此次外来工游广东,由于参加人数众多,共分为A和B两条线路,两条线路游览的城市相同,分别是韶关、肇庆、汕尾和惠州四市,不同在于两个团到达上述城市的时间不一样。在昨天第一天的游览中,B团上午先在广州游览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下午前往韶关参观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记者随团看到整个团队秩序井然,在用餐和住宿方面的安排非常到位,旅途中有数次上下车,但是没有出现一例掉队拖延时间的现象。在等待进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等待的队伍在空地上拉歌;中午吃饭时共分20桌左右,每桌的气氛非常热烈,时常迸发出欢笑声。

  来自河源市的何德晴,在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工作已经四年,他坦言自己从没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河源市共有八位外来工参加此次活动,市政府派车将八人送到广州,活动结束后还要接回河源,感觉政府对外来工很关心。来自茂名的陈春红说,自己跟随旅游团参加过很多次旅行,但这次最为特殊。“都说现代社会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次旅行却全是免费的,还安排得这么周到,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充分。”

  如此大规模的旅游活动,能有如此良好的秩序,除了归功于当代外来工良好的素质外,还有赖于团队的军事化管理。记者了解到,虽然建制有点“硬”,但是发放各种通知的行文却很“软”。记者收到有关本次活动的各种各样的通知,每次开头的称呼都是“亲爱的朋友们”,很多团友表示这个称谓十分亲切,组办方还给外地的团友发送地铁和公交的乘车路线。

  昨日下午,B团来到韶关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这里有个地方叫“红围”,在1940年春天至1941年春天期间,曾是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后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曾来该地视察。

  现年80岁的陈顺球阿婆为团友讲解“红围”及八一村的历史。陈阿婆一家当年为了支持革命,牺牲了四个人,其中包括阿婆的大哥和三哥。其三哥是地下交通员,负责传送秘密文件和战报,后来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被捕期间,阿婆的三哥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始终拒绝投降。后来国民党使出“美人计”,送一位大美人给阿婆的三哥,可是仍然没有奏效。无奈之下,在那年旧历的大年三十那天,国民党反动派将阿婆的三哥押到山上,砍了头,还残忍地将肚子剖开,尸首迄今不知下落。讲起那段历史,阿婆不禁老泪纵横,感动了在场很多团友。据悉,当年积极投身革命的八一村,自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触犯刑法条例被拘。

  不少团友对此深受鼓舞。团友陈春红表示,对革命历史遗址的游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也使自己明白要循着前人的足迹,以拼搏的精神投入工作,对社会做出贡献。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