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扯“边界条件”惹“团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5:2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官员扯“边界条件”惹“团骂”
官员扯“边界条件”惹“团骂”
油价涨跌,事关民生黄巍俊摄

  围观

  油价

  拒降

  国家发改委官员8日说,国际油价从每桶120美元降至目前水平,降幅超过了4%,但暂未达到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目前调价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仍高于4月7日国内油价调整时的水平”。———新华社

  “国际接轨”不伦不类

  @马光远:事实上,有关部门可以开诚布公地宣布:中国的油价不会简单和国际接轨,中国将一直维持高油价的政策:国际油价上调,中国油价也会上调;国际油价下跌,中国未必跟跌,这样,总比目前不伦不类要“强”。当然,维持高油价的理由,你可以在中国找千条万条。像现在,有办法,你自己又不遵守,自己不难受?

  A不具备下调条件≠不必降价

  国际油价上周暴跌9%,虽不情愿,但仍得承认,发改委“国内油价暂不具备下调条件”之说是成立的,因为按现行机制,油价调整须满足两个条件,即“连续22个工作日”和“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

  但承认其符合现行机制,并不等于承认“国内油价暂不下调”本身就是合理的。一方面,当前物价屡创新高,若国际油价暴跌,而国内仍维持历史最高位,这根本就不具备现实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现行机制本身早已广受诟病。老百姓总觉得油价调整“涨多跌少”、“快涨慢跌”,这是因为依据现行机制,原油价格22天从100美元涨到104美元,成品油价即可上调,但若从104美元跌回100美元,则不必下调,因为104美元的4%并不是4美元而是4.16美元。更不用说,石油垄断巨头屡以“闹油荒”逼宫涨价,或以“炼油亏损”向政府索取补贴……

  应该建立一种更具现实性的非对称成品油定价机制:将涨价和降价条件分别设定,如涨价仍可定为“22个工作日”和“4%”,而降价则相对放宽,比如“11个工作日”、“2%”。这有利于制约石油巨头的势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张贵峰·

  B边界条件?开车去“边界”加油?

  @拨乱反正:又多了一个热词:边界状态。

  @羊城小方:求涨价和降价的边界条件?

  @ZTV8超哥:边界条件是什么?有没有人懂,普通民众真的很傻很天真,不懂唉。是不是要去边界加油啊?车太差到不了那边,过路费太贵,开不起那边……

  @赵宜君Google:边界条件?发改委有点外交部的口吻!

  C烧世界最贵的油

  跑世界最贵的路

  @lotever:油价不下调,中国的高物价现实是不会改变的。

  @SH震龙:香港油价本周减了两次!

  @拨乱反正VW:涨价的时候不解释,不降价的理由说得这么专业。

  @陈浙晖:我们开着世界上最贵的车,跑着世界上最贵的路,烧着世界上最贵的油!情何以堪……

  @丝路花语lace:团骂!算我一个!

  @hexter:与其不降价被骂,发改委为何不“假情假意”地下调一下,然后,下调幅度超低,这样减少众怒呢?

  @虾眼看世界:涨的时候好像没到边界吧。都7.85了。

  ·杨 平·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