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佛山罗南:下酸雨村庄变“世内桃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5:2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佛山罗南:下酸雨村庄变“世内桃源”
“小桥流水人家”的岭南水乡
佛山罗南:下酸雨村庄变“世内桃源”
南庄罗南村一村民正在河边钓鱼
佛山罗南:下酸雨村庄变“世内桃源”
罗南村处处可见水乡美景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岑杰昌实习生 潘楚源

  “小桥流水人家”,诗句的意境让人不禁想起江南水乡的景色。在岭南,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下也可寻到这样的水乡美景———踏足佛山南庄罗南村吧,这里的麻石街、青砖房,这里的生态农场、绿荫小河……处处尽显水乡风情。

  随着佛山名镇规划大张旗鼓地推开,罗南村已成为古镇一颗璀璨明珠。

  岭南见水乡处处是公园

  【生态美景】

  岭南见水乡处处是公园

  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广东省文明村

  走进罗南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水乡风情。在粤南生态园科普教育基地,那一片田园风光,让人仿佛进入美丽画卷。

  走在隆庆村河岸,榕树参天的公园里,阳光透过交错的枝叶打在脸上,树下摆着石桌石椅,老人们或含饴弄孙,或谈古论今,或静坐酣睡,其乐融融。一边的河涌,水似碧玉,清澈见底。不远处,罗南大道也已铺设沥青,干净利落,两旁的榕树一字排开。据介绍,罗南种有2万多棵树木,绿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一条长3.5公里,宽30多米的河涌环绕全村,充分演绎出珠三角特有的水乡情韵。

  然而,在老一辈罗南村人的印象里,罗南村和广东其他村庄曾经何其相似:村路窄,房子旧,盖个新房,总是显得鹤立鸡群,至于绿化就更是不敢奢望的。

  但就在最近十年,这个人口3800多人,面积只有4.75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却一举拿下了“广东省文明村”和“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两项殊荣,这当中有什么秘诀?

  十多年前投巨资治污水

  【超前治理】

  十多年前投巨资治污水

  用植物净化的方式处理污水一举三得

  1996年,罗南村已开始整治生活污水,投入巨资整治下水道,铺设管道,把明渠改成暗渠,鱼塘改成荷塘,用植物净化的方式处理污水,并把村里的河涌疏通、拓宽,引进了顺德水道的活水。如此一举三得:生活污水得到了处理,荷塘也成了景致,更重要的是作为水乡灵魂的河涌水质得到保证。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陈祖煌说:“罗南村做到了岭南乡村的特色,是佛山打造的一个成功例子;规划上下工夫,罗南村处处像公园。”

  请省外专家团队

  编制村总体规划

  【规划前瞻】

  请省外专家团队

  编制村总体规划

  当很多村周边建工业区时,罗南村12家陶瓷厂却远离其村

  罗南村对水道的超前治理,来源于其对规划的高度重视。“事前想多一点,事后麻烦就会少一点”,罗南村党委书记关润尧说,罗南村很早就已利用规划建设了公园、灯光球场、文化室,道路全部硬底化,设置了路灯,基本奠定了村的环境基础,使整个村容村貌有了质的飞跃。

  之后,罗南村还邀请专业团队编制了《罗南村总体规划》和《罗南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我们请的专家不是佛山的,也不是广东的,”关润尧介绍,编制《罗南村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团队来自武汉,罗南村希望自己的规划能跳出区域性视野限制,成为全国新农村样板。正因为罗南村具有前瞻性,所以当南庄甚至佛山的大部分村庄都把工业区设在村周边甚至村内时,而罗南则把12家陶瓷厂放在了远离其村的南庄大道。

  目前,罗南正在原有基础上再投1000多万元,对主要道路以及周边绿化进行改造提升,下一阶段还将在各村小组进行环境改造。“以前搞绿化是要花钱的,以后绿化是能生钱的。”在关润尧心里,生态改造这笔账还有另一种算法。他说,之前花了近2亿元的环境改造不但让村的居住环境变好了,也使罗南成为南庄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村集体的资产因此增值两倍以上。如今,罗南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我们要将罗南打造成为佛山的城市花园”,关润尧说,罗南要从农村转变成为城市,甚至超越城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环境财富。

  及时转型产业升级

  唤回蓝天河中鱼儿

  【腾笼换鸟】

  陶瓷亿元村创造了财富却付出环境代价

  及时转型产业升级

  唤回蓝天河中鱼儿

  如今的罗南村,让人很难想象它当年竟然是佛山陶瓷业的“亿元户”。曾几何时,和广东其他地方一样,罗南村也曾面临经济和环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严峻选择。然而,罗南村及早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罗南村党委书记关润尧是罗南村转型升级的设计师和规划者,也是佛山陶瓷业领头羊。关润尧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南庄镇罗南村是个穷乡僻壤之地,“地下无矿产,地上无特产,农民日子紧巴巴”。后来,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罗南陶瓷出奇地成功,陶瓷产值从几十万元骤升至数亿元,还远销欧美、南非、中东等地。到了2007年,佛山市仅南庄镇拥有的各类陶瓷企业就达200多家,年生产陶瓷墙地砖达10亿平方米,约占全国陶瓷年产量的40%,占世界陶瓷年产量的20%。

  然而,在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陶瓷业也带来污染的空气。关润尧说,富起来的罗南村天空不再蓝了,空气总有股怪味,村里经常下着酸雨。河水也不见了鱼儿,“许多赚了钱的村民陆续往外迁,跑到南海等没有陶瓷厂的地方买房子。更麻烦的是,除了陶瓷厂,没有任何外资肯进来”,关润尧一直想改变这种发展模式,但碍于现实,无从下手。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腾笼换鸟”,罗南村一方面大刀阔斧地关闭11家没通过国家环保评估的陶瓷厂;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几经艰辛招来了一只“金凤凰”———总投资12亿元的海盛东方汇都城项目,包括一座以环保为题材的环保商品城,一座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超五星级酒店,一座佛山市最大的商业购物中心,预计项目明年可以建成。

  关润尧终于松了一口气,“长痛不如短痛,我们终于产业升级了,对子孙后代有交待了。”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