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小便利店在日本地震灾区发挥大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5:36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驻日本记者 王洋):在日本,上至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下至一些不知名的小山村,到处都可以看到便利店的身影。毫不夸张地说,几乎遍布全日本的3万多家便利店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经历了“3.11”大地震之后,便利店所形成的供货网络在抗震救灾中大为活跃,更使人们看到了小小便利店的大作用。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日本经济产业省对于便利店的定义是,主要出售饮食类商品,面积在30平米以上到250平米以下,每天营业时间超过14个小时以上的店铺。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便利店感觉上都是比较狭小的,货架之间的距离往往仅容得下两个人侧身通过。商品种类虽然与大型超市无法比拟,但也是琳琅满目的。除了食品饮料之外,便利店内还可以买到各类的日用杂货。比如,文具、杂志书籍、洗漱用品,甚至还有高档化妆品出售,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你不是十分地挑剔,里面的商品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从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其最大的特性就是“方便”。在一个城市内的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人们走出家门至少在10到20分钟内就可以找到一家便利店。随着日本社会家庭结构不断向个人化发展,家庭人口的减少也就使得人们的购物需求逐渐降低,而便利店里面通常也会出售一些类似于炸鸡、关东煮、盒饭之类的熟食,在一些大型办公楼里面,便利店甚至还发挥着员工食堂的作用。同时,人们可以去便利店缴煤气或者水电费,想看电影、展览的时候,也可以去便利店买票。因此相对于大型超市,人们更常光顾就在家门口的便利店。

  地震当中大显身手

  日本的便利店几乎都采取了集团供应的方式来保证货源和品质的统一,通向日本各地网点店铺的运输线形成了一片覆盖全国的庞大运输网络。在“3.11”大地震发生以后,日本东北部地区的交通网络主干线以及基础设施全面瘫痪,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些经营便利店的集团公司甚至能够先于政府找到仍然通向灾区的路线,在第一时间为灾区的物资供应“紧急输血”。

  与此同时,便利店在地震灾区大大小小的网点店铺也发挥了“急救”的作用。据经营“7-11”连锁便利店的日本最大的零售业供应商7&I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村田纪敏介绍,该集团旗下处在东北灾区的便利店在地震发生后不到4小时便开始陆续重新经营。由于当时基础设施全面瘫痪,各个店铺都把店内的商品摆到了商店门口,采用手记人算的方式来结账。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物资供应的中断很可能导致因食物短缺而引发骚乱,店铺的迅速恢复营业对于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地震中开店经营的店铺几乎都没有受到地震对于销售的冲击,营业额较震前不降反升,可以说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的双丰收。

  不断开拓零售业经营新思路

  日本有一种说法叫做“购物难民”,指的是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或者不便外出购物的人群。比如,行动不便的老人、新生儿的妈妈等等。尤其是随着日本社会高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独居老人的购物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现在一些便利店经营集团便开始采取把货车直接开进居民社区的作法,为“购物难民”把便利店直接搬到家门口。另外,人们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店铺来挑选商品,离家最近的连锁店铺则会在收到订单后送货上门。

  在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灾区的灾民住进了政府搭建的简易住房,但这些简易住房在选址上往往比较偏僻,这也就导致许多灾民的购物成为了一大难题。现在,便利店经营集团也开始把购物车式的移动店铺开进了这些简易住房的住宅区内,提供丰富的商品供灾民们挑选。如今,可以说便利店不仅仅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庞大的经营网络也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起了很大的作用。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