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搭城际列车看美术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5:56  新民晚报

  蓝色咖喱粉(设计师)

  在我心中,那些与美术馆有关的记忆,是与已经停开的沪杭双层城市列车联系在一起的。

  身边很多杭州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买一张早上8时的火车票,最好是上层靠窗边的位置,边吃早餐边看窗外的风景,10时到梅陇站,出站后上一座脚步重一点就会哐当哐当响的简易天桥,下天桥后再走上几百米,从锦江乐园站乘地铁1号线到人民广场站下车。

  虽然人民广场周边高楼林立,但不妨碍我们一眼就看到上海美术馆的标志——那座散发着怀旧气息的钟塔。

  细数那些我曾追随过的艺术展,最长情的当属两年一届的上海双年展,从1996年第一届的《开放的空间》,那几乎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装置艺术等很多在当时看起来相对比较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空间,于是这个习惯就延续了下来,一直到2010年的第八届的《巡回排演》!

  而最激动人心的,还数2004-2005年的“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担心周末人会很多,我特意周五请了假去的,结果到了那边还是大吃一惊:买票的队伍一直排到室外,几乎绕了美术馆小半圈!有老师带队的学生、有翘班的上班族、有老人、还有很多明显是游客……

  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这些从来只在印刷品上看见过的大师画作,而现在与你只有一米的距离,连最细微的笔触都清晰可辨!进门第一幅作品,就是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小学时在《少年文艺》那本杂志的封底上,后来又无数次在画册上看到这幅画,却从来未曾想到,有一天这黑衣红裤的小男孩能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

  最巧合的一次展览,则是2006年4月的《乔治·阿玛尼回顾展》,在去上海的双层列车上碰到一位朋友,一问,果然也是去看阿玛尼服装展的,进美术馆后分头看展,却无数次在馆内碰见,相视一笑,继续沉醉在阿玛尼打造出来的华衣美服里。更意外的是,傍晚回程的列车上,我和那位朋友竟然又在同一节同一层车厢碰面!然后两人把位子换在一起,意犹未尽地讨论起今天的展览。

  再以后,梅陇站关了,双层城际列车停开了,取而代之的是动车。再以后,动车也不多了,高铁时代到来了!交通方式日新月异,沪杭距离从两小时缩减到一个半小时,再从一个半小时缩减到一小时!在这个越来越讲究速度的时代,浮躁的人们却失却了坐在双层列车上看风景的心情。

  去美术馆吧,好的艺术,永远有值得你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的理由!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