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灾难报道全力注入自己的灵魂

  

灾难报道全力注入自己的灵魂

  我在日本核辐射区现场

  新闻评论部首席记者刘延珉

  个人小档案:刘延珉,1999年进入《半岛都市报》,是为数不多的至今仍活跃在采编最前沿的第一批老记者。2011年3月15日,他抵达日本,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进入核辐射区的记者,每天发回大量图片及文字报道,为读者传递了第一手信息。此前,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大旱等众多国内重大事件发生后,几乎都可以看到他采访的身影。

  3月11日,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9.0级超强地震。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许多国内外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向日本派出了现场采访记者,我也在3月15日从北京乘机抵达日本东京,进行了为期13天的采访。

  谈“核”色变,记者纷纷撤退

  3月15日,我刚抵达东京后,就发现福岛核电厂泄漏的核辐射阴影,已经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让在这个岛国上进行采访的各国新闻媒体记者,笼罩在核阴云的恐慌中,饱受“前进”还是“撤退”的煎熬之苦,绝大多数在匆忙中选择了离开采访现场。

  面对这个混乱的场面,我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用最短的时间深入学习了有关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后,选择了仍然坚守在灾区的最前沿。然后,我每天查阅日本公布的核辐射监测数值,再决定自己采访应该到哪里去,可以在采访中走多远,完全不被谣言所打扰。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我们大量从福岛核辐射区内撤离的中国同胞,我作为一名记者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那里采访!

  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一直以新澙市的3个临时避难所为根据地,吃住都与我们的中国同胞在一起。并且深入到达了距离福岛核发电厂最近时仅为30公里的警戒区之内,拍摄和采写了大量现场图片和新闻报道,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

  意外当上疏散指挥

  3月18日,有55名中国同胞被困核辐射区内的福岛,总领馆要深入灾区护侨迎接他们到市内临时避难所,我当即决定跟车前往采访。当总领馆的大巴车即将要发车时,原本要一起采访的其他媒体两名记者得知所去的位置在核辐射区之内后,当即打了退堂鼓。出发前我得知,福岛当天的核辐射检测数值为39.02微西弗,虽然这个数值很高了,但只要防护得当,个人安全没有问题。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福岛车站广场顺利接到51名中国同胞后,随车前往的中国驻新潟总领馆领事钟发丽女士告诉我,还有4名在南相马的女研修生被困当地不能前来会合,她必须留下来找车前往迎接。也因此,她将引领51名中国同胞返回新潟临时避难所的重任,交到了我这个记者手中。经过来回8个多小时的奔波,我最终不负重任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同质化新闻要有你的魂儿

  要闻编辑中心首席编辑 王维峰

  个人小档案:2000年进入《半岛都市报》,一开始在专刊部见习,后来到了新闻部。2001年8月13日调到总编室,整整10年夜班,让我练就了一双抗电脑辐射的近视眼,和一根看到猛料就兴奋的中枢神经。

  从做国际新闻版到签国际新闻版,就我个人而言,中间几乎跨越了昼伏夜出的整整10年光阴。还记得2001年9月份,我刚当编辑的第二个月 ,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我当时对此只是感到不可思议,至于如何处理这样的新闻,没有想过。如果放到现在,做48个版也不为过。N年积累的国际新闻处理经验让我明白一点:国际新闻对于都市报来说,不存在独家的东西,在同质化的情况下,我们要超过对手,必须在大家都有的东西中,提炼属于你的观点和灵魂。

  包装精美先胜一筹

  天下的月饼一个味儿,但包装不同,价格就不一样。版面也是一样,精心包装的版面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还能掩盖不少内容上的缺憾和不足。这一点,我在处理挪威国难时感受尤为深刻。

  2011年7月22日,挪威首都奥斯陆以西约40公里处的于特岛发生枪击事件;在此之前约两小时,奥斯陆市中心发生爆炸。两起事件共造成近百人死亡。

  其实,该新闻在恐怖袭击当天就已经有稿子,只是伤亡人数很少,没有引起各媒体的重视。23日,当死亡人数猛增到91人时,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报纸第一天没做,反而成了一种优势,第二天可以全方面报道一下。我和国际版编辑、美编事先碰了碰头,根据挪威的地图形状做了个竖报眉,就像一头美洲豹一样俯视在报纸左上角,体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在版面编排上也注重图文并茂的方式,冲击力极强,再配上8个字的大标题:挪威国难,震惊世界。如此一来,把这次恐怖袭击精炼地表达出来,这在同城媒体先胜一筹。

  新闻滚动随来随换

  由于时差的问题,对于挪威国难这样的大事件,肯定不断地有新信息发布,我们也做好了应对滚动新闻的准备。比如在画版时想好预留空间等。到凌晨过后,只对重要信息进行更新。偏偏那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稿,说凶手可能不是一个人作案,怀疑还有一同伙。这个重要信息直接影响到大标题的拟定。稿必须换,标题也得改,但最后的传版时间已然临近,如果此时全部重来,势必影响到随后的报纸印刷、上架等一系列工序的时效。我盯着版面大样,仿佛能听到自己大脑在不停转动的声音。终于,有了!我跟编辑商量一下,在肩题上体现出两人作案的意思,在凶手履历一稿中加入最新进展,既不影响整体效果,也不会在细节上有所疏漏。

  当然,由于版面所限,编辑在选稿时肯定会有所取舍。重要的是编辑在做版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思想,这个版就应该是成功的。

  半岛·国际声音

  回顾12年,半岛都市报的版面有很多国际大事的报道,半岛都市报也凭着创新精神 ,拔得头筹。

  9·11恐怖袭击:2001年9月11日,晚9时左右,新浪等门户网站开始大量转载美国遭袭的照片和标题,值班领导当机立断,在头版和国际版都进行了整版处理,由于照片极具冲击力,配上醒目的标题: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一下引爆眼球,至今记忆犹新。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展开战斧行动,从而拉开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序幕。战争开始后,本报迅速推出号外,及时滚动刊发战况,早上和下午都有大量版面呈现给读者,从而在同城报媒市场上拔得头筹。

  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引世界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派出救援队驰援。本报也派出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编辑在处理该事件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对上百篇稿件、数百张照片认真梳理,分门别类,为读者全景展现了灾难场面,极具震撼,是一次成功的报道。

  本版记者 王维峰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