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畏艰险 帮读者排忧解难

  

不畏艰险帮读者排忧解难

  监督社会回报市民是我的职责

  城市信报经济警法部记者李玮

  个人小档案:李玮 ,现任城市信报经济警法部记者,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城市信报的名牌记者。自2005年来到半岛都市报社后 ,曾任半岛新生活摄影记者、城市信报热线部记者、经济警法部记者。

  源头探访是信报的品牌栏目,我两年来做出了二十多个暗访,这其中,我摆过摊卖过烧烤,穿着高中时代的衣服被招进鱼片场当底层工人,也曾深入屠宰场被十几个屠夫提着刀堵在门口检查包……

  克服困难将稿子做扎实

  暗访中最难的也是影响面最大的是有毒花生油的暗访,当初得到这个消息并实地探访过一次后,被眼前看到的事实震住了,一个村子里的三家花生油生产厂家用的竟然全是压榨后的花生粕加工,出的花生油都是用溶剂油浸出的。这是一种严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并且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查明生产出来的花生油运输到哪些地方,我将车停在能观察到工厂的路边上,昼夜等候,工厂主却很狡猾,他们知道这些油都是国家违禁的,运油特别小心,这一蹲点守候就是4天,吃喝全在车上。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料,三个工厂我全都进去探寻了,其中在一家规模最大的也是问题最多的工厂,我见到了经理,并把和他的谈话全程做了录音、录像,还从工厂里拿到了有毒花生油的样本。从厂里出来后,得知老板说的他们的花生油送到某个大厂后,火速奔赴数百公里外,确认信息。为了将稿子做得足够扎实,我联系了山东花生油研究中心对工厂里的有毒花生油做了实验分析,中心的博士验证后说:“这是花生油吗?连地沟油都不如。”得到了真实确切的答复后,我写出了有毒花生油的暗访稿,4个版的稿子里连同实验一起,最直观地解开了有毒花生油厂家的问题。

  暗访稿得到副总理的关注

  这篇暗访稿最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看到,他指示一定要查清有毒花生油的事情以及生产的工厂,得到这一任务,省里相关领导以及青岛市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莱西质量监督局等部门连夜对三家工厂进行了封锁检查。由于这件事影响面大,质疑声多,在这些压力面前,我拿出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有利的武器——有力证据。在全程暗访的录音录像面前,一切的真实都被还原了。

  做暗访的稿子无疑是累的,问题工厂都是隐藏在一些偏僻的村里、镇上,交通吃住都不方便,甚至随时有被发现的危险。在一个工厂一干活就是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对体力和脑力都是一种大考验。但源头探访是有其独特魅力所在的,探寻出有问题的工厂、事件,帮老百姓把关,曝光坑害人民的企业和小工厂,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制裁。

  “亲,上青岛微博加我个关注”

  半岛网副主编 修相科

  个人小档案:修相科,目前任半岛网副主编,主要负责网站内容工作,2004年5月进入半岛网,从一名普通的网络编辑成长为半岛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亲,上青岛微博加我个关注。”一位许久没联系的中学同学,给我发来这么一条手机短信,让我不禁哑然失笑。2004年我从老家即墨的一所中学辞职,怀揣着新闻理想来到青岛寻找机会。本想进入纸媒工作,误打误撞闯入了网络媒体的广阔海洋。到半岛网报到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是网站第一批公开招聘的员工。

  “网络像报纸一样有用”

  最初,父母和一些朋友对于我的工作,一直没有办法理解。我试着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来描述我是怎么做网络编辑的,他们还是茫然得很。因为,对于从来没有见过电脑、更不知道网络为何物的人解释我的工作,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此,我特意把半岛网的首页存储下来,将一个笔记本电脑带回老家,好好给乡亲们演示了一番。告诉他们从网上也能看到半岛都市报的新闻。

  谁也不会想到,网络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2009年,一位朋友跟我聊天,说镇上有一条省道翻修,但是挖了两年都没修好,问能不能让报社的记者报道一下,引起领导的重视。我说,我在网上给你发发看吧。于是,我写了一个帖子,发在半岛网的论坛里。恰逢青岛市搞网络问政活动,半岛网也是协作单位,这条信息立即引起了青岛市交通委的注意,经过他们的协调,这条被当地百姓盼了两年的路终于铺上沥青开通了。马路开通那天,镇上的朋友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马路开通了,我们再也不用绕路了,没想到网络像报纸一样有用。”

  网络已经融入到生活中

  如今,半岛网已经不仅仅是半岛都市报的一个网络版,也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媒体,而是一个扎根青岛、影响遍及世界的网络平台。2004年,半岛社区拿到“准生证”,成为岛城市民大事小事都想在这里说一说的地方;2006年半岛博客开通,一举成为山东人气最旺的博客平台;2010年,半岛网的青岛微博项目上线了,走在互联网前沿的半岛网,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一些老同学和老朋友的寒暄也变成了“我天天都上你们半岛网”。现在,我不用费力跟父母和朋友解释网络编辑是个什么工作了;我的同事们在大多数的时候,也不用费力地跟客户解释:“半岛网是半岛都市报的官方网站,我们和半岛都市报是一家的。”半岛网已经随着“半岛”这个品牌深入到越来越多人的心中。

  半岛·栏目

  2010年初,《城市信报》推出“源头探访”这一大特色栏目。“源头探访”栏目定位于探究新闻本源,通过探访告知读者应知但还未知的事实真相。这些新闻证据充分 、采写扎实,多通过记者暗访和卧底采写而成,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

  2010年全年,《城市信报》共推出源头探访 200余篇,见报500个整版以上。

  其中“卧底北海传销”、“暗访美容院”、“揭秘真假茅台”等作品在社会上都产生不小的影响。

  作为互联网最新应用成果,微博成为检验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力的试金石。半岛网的青岛微博(http://t.bandao.cn)项目于2009年立项,2010 年初开始开发,2010年6月正式上线公测。青岛微博的上线,使半岛网成为山东少数几个拥有微博独立研发能力的网络公司。

  截至2011年4月,青岛微博的注册用户达10万,活跃用户近5万,这个数据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青岛微博上线后 ,半岛网又陆续开发了iPhone客户端和安卓客户端,很好地实现了网络平台与移动终端的对接。

  宗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