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进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6:5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潘莹):中国卫生部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据介绍,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为6000多万十五岁以下青少年补种乙肝疫苗,在农村新建一千多万个无公害化卫生厕所,为上百万户农村居民进行炉灶改造,以消除慢性氟中毒的危害。

  中国从2009年开始进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其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六项,包括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乙肝疫苗补种、为农村妇女补服叶酸、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和农村改水改厕等。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王斌女士对疾控领域的三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了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为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2009年卫生部确定将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的项目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施乙肝疫苗的补种。截止到2010年7月底,全国已累计补种了近6200万人。

  王斌说:“对15岁以下的人群实施乙肝疫苗补种项目以来,我国乙肝防控的步伐加快,防治水平明显提升。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大幅度提升,我们的监测结果显示,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从1999年的70.7%和29%,上升到2010年的94%和88%,尤其是我国的扶贫县和西部地区上升明显。”

  她还介绍说,近年来通过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下降。按照推算,从1992年到2012年期间,由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中国共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8000万人,儿童的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近1900万人。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中国特有的危害严重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边远山区。当地农村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灶,燃烧高氟煤取暖做饭,容易导致慢性氟中毒。从2009年至今,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超过8亿元,在河南、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完成了150多万户改炉改灶任务,占到任务总量的九成以上。通过炉灶改造项目,使得病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民慢性呼吸疾病发生明显减少,当地氟中毒危害大大减轻。

  贵州是全国燃煤性氟中毒最重要的地区,病区户数有400万户,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贵州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冬介绍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配套措施,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老百姓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也保证了炉灶的质量和资金使用安全:“由县里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要求进入的合格供应商,提供中档以上的三种炉具样品,进村展示,让老百姓知情选择,老百姓根据家庭需要认购,政府将补助资金变成兑换券,由村发放给老百姓,老百姓根据选择的炉灶的价格补足差价。”

  此外,中央财政还投入资金44亿元,在全国1500多个县支持建设农村无害化厕所。截至2011年1月底全国共建设完成1008万户无公害化卫生厕所。

  有消息称,卫生部正在研究“十二五”期间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领域内的若干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此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王斌表示,相关问题正在研究之中,有望在未来逐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其实,职业病方面和食品安全方面有一部分工作和基础性环节目前已经纳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责范围。至于是否列入到(公共卫生)重大项目里,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支持,目前有关专家和部门正在进行研究。”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