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牵线科技金融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有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18: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8月9日电(记者 夏毅)在今天召开的浙江省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寿剑刚表示,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金融实力的增强,民间资本的丰富,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浙江在间接融资方面很热闹,以前都是科技部门主动上门找银行,现在是银行主动上门来找项目,态度很积极。”寿剑刚说。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科技是产业创新之父,金融是产业创新之母,科技是提供种子,金融提供田野,产业创新一定要这两者相结合。“现在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在互相找对方,而政府、科技部门要做的工作就是给他们牵线搭桥,当一个红娘,举办各种类型的PARTY,让他们互相了解、认同,这样产业创新的速度就会加快。”

  据寿剑刚介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世界性问题在中国比较突出,还有两个特殊的原因。“我们国家金融业并不开放,进入的门槛很高,特别是民间资本要想进入到这个行业并不容易,而且现在国家把控制通胀作为今年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银根不断收紧,这其中影响最明显、最深的就是中小企业。”

  “不过相较以前,浙江这几年在直接融资方面发展地非常快,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一些直接的融资手段,再到后面企业的上市融资,或者面向资本市场发债融资。”寿剑刚说,特别是浙江的创业投资,短短2、3年时间发展非常迅猛,现在融资总量在全国排第三。“目前浙江有优秀的创投机构一百多家,可用于直接投资的资本350个亿,另外,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也都在出台一些鼓励创投的政策,如专业的创投引导资金,而且现在像银行,最近都主动上门来科技厅找项目,很热闹,以前都是我们主动上门去,现在他们姿态很积极,科技资产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优质资产。而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高风险、轻资产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

  寿剑刚表示,譬如,在信息不对称方面,银行在选择企业、项目的时候,科技厅的技术、科技专家可以介入,帮助他们做一个审贷评估,高风险这方面浙江财政还专门安排了一块资金用于风险补偿机制,“这样相当于有一个风险池,可以把银行做这件事的风险降低一些。”

  “我们跟人保、建行还在做一个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同时面对科技企业的信贷专营机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今年也将启动实施,现在整个科技金融结合的形势非常好。”据他介绍,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块,正准备在全国选10-15个城市做科技金融结合的试点,“浙江省把杭州等几个城市捆绑起来报了试点,估计进入首批应该没有问题。”

  据了解,“十一五”时期,浙江省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统计显示,2010年浙江省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21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全社会科技投入830亿元,是2005年的2.58倍;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22%提高到1.82%;研发人员20万人年,是2005年的2.5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3位,有效专利数居全国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5位,比上年提升一位;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居全国第4位。(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