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身份事小,失责事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1:40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 本报评论员 邓子庆

  日前,“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力挺高校乱收费,说“1万块钱,不算大事”。事件发生后,湖南教育厅称:“湖南教育厅官员”李让恒并不是湖南省教育厅干部,也不是新闻中心主任,而是新闻中心外聘人员。(8月9日新华网)

  说实话,李让恒言论见诸网络时,我就很怀疑新闻的真实性,群众利益无小事,“1万块钱,不算大事”必然不得人心;更何况,就在一个月前,教育部还在全国范围内公布乱收费的举报电话,并称将对教育乱收费行为坚持“零容忍”。作为一个省教育厅官员,平白无故岂会如此口出狂言?果然,湖南省教育厅很快释疑,称李让恒系“外聘人员”。这个解释的潜台词即是,李让恒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教育厅。而且,湖南省教育厅还以行动证明其不会力挺乱收费:已责令湖南中医药大学立即全部清退违规收费,重申禁止高校以任何名义违规收费的规定。

  总体来说,湖南省教育厅的回应以及对乱收费单位作出处理,是迅速及时的。但作为公众,希望处理乱收费者自不必多说,同时可能还希望“始作俑者”李让恒能给个说法——应该说,所有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出现,原因正是出在李让恒这样的人身上,以为收点钱不算什么大事。而湖南省教育厅恰在这方面表现得还不尽如人意。

  过往的诸多事实再三证明,“临时工”总能在出事之后起到顶责“脊梁”的作用。当然,我并不否认部分肇事者确为“临时工”,但问题还在于,就算肇事者是真正的临时工,职能部门是否就可以在类似事件中金蝉脱壳或置身事外呢?答案是否定的。

  拿李让恒来说,就算他是临时工,但其毕竟是省教育厅聘请而来的,存在着明显的雇佣关系,这也就意味着省教育厅将一部分的工作内容或工作任务流转给了这位临时工,否则,反映乱收费者也不会无故找到这位“省教育厅官员”。当然,教育厅可能会说:“我们外聘李让恒来做事,并没叫他胡言乱语地力挺乱收费。”这话就算可信,但李某在为湖南省教育厅工作过程中有肇事的可能性,当事单位必须考虑进去,并力求规避,以体现真正的工作意志。这种工作意志可以通过招聘程序中的笔试、面试、考察等诸多环节予以贯彻。

  正因如此,一个力挺乱收费者,是怎么被湖南省教育厅相中的?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让恒的媒介素养和为民意识如此欠缺居然还弄到新闻中心去工作,并推到前台与媒体打交道,处理乱收费等投诉,这不是极大的讽刺?教育厅至少也该承担用人上的失察之责。换言之,湖南省教育厅作为“临时工”的雇主,出了事就找“临时工”,自己则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歉都不道一个,怎么说都有损责任政府形象。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