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涨只争朝夕,调降反应迟钝?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1:40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 顾一冰(江苏 公务员)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挫,国际油价8日再度暴跌6.4%,国内的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油企的价格却无任何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则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暂不具备下调条件,理由是没有满足达到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8月9日《新京报》)

  早在今年4月份,发改委第二次调整成品油零售价,成品油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各方质疑,发改委负责人辩解称如果不调价,油企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影响,调整价格主要是为了保障供应。如今面对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挫,国内垄断油企的价格却无任何变化,不知道所谓调动石油巨头的积极性,是不是就是说要不断满足其只涨不降的需求?

  数年前,国家对石油化工系统进行整合,剥离不良资产让它们“轻装上市”,并且以行政力量收编社会加油站,巩固石油巨头的市场份额,国内石油、石化市场从此几乎再没有竞争对手。可对全社会而言,当垄断力量阻碍了竞争时,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生作用,就会产生市场失灵,粗放低效的投入与管理消耗着纳税人的供给;石油等上游生产资料企业其垄断价格对下游企业影响更为明显。从垄断行业内部看,缺乏竞争和活力的垄断结果必然是难以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最终将是行业和企业效率低下。

  政府直接安排定价机制是一种管制,但经济学界也提出过“管制俘获论”,即管制是为受管制企业服务的,不能优化资源配置,只能给垄断生产销售者带来好处,政府的管制机构是被受管制者给“俘虏”了,导致审批权力被异化为“交换价值”。政府管制机构被“俘获”的结果是公众被“绑架”,社会对油价高企无可奈何。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