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寒门再难出贵子”呼唤平等上升通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2:52  正义网-检察日报

  刘义昆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近日,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在网上引起热议。原帖点击率已经达到40多万次,3000多个回帖,还有不少网站转载(8月8日《长江商报》)。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再难出贵子”,引发了网友的普遍共鸣,可见并非这位教师的个人感觉。无独有偶,8月4日,《南方周末》也发表封面文章提出质疑《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文章认为,“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种转变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当下的高考政策。诚如北大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所问:“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事实上,不仅“寒门再难出贵子”、不仅农村家庭对“知识改变命运”在失去信心,在求职上,农村学生同样处于劣势。现实屡屡表明,竞争者的个人能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这在公务员考试和垄断国企招聘时,表现得尤其明显。于是乎,“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垄断二代”的概念日渐清晰,人们感到改变命运的渠道越来越窄。

  “阶层固化”中的阶层是什么样的呢?上海大学顾骏教授认为:中国阶层划分应该用一个同心圆来表述,而同心圆的核心就是“权力”;离权力越远的人,就像螺旋转动一样,被抛出局外。在我看来,这一划分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中国阶层的现状,也指出了阶层固化的根源。是的,不只教育求职与权力息息相关,财富的分配也与权力密不可分——早有学者指出,离权力中心越近风险越低,获得的财富越多,而离权力越远风险越高,获得的财富越少。

  “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另一面,是“豪门才能出贵子”。在我看来,要想“寒门出贵子”存在可能,要想避免阶层进一步固化,归根结底是要约束与规范公权力,以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平等的竞争机会和上升通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