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郎永淳、欧阳夏丹入主《新闻联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3:50  舜网-济南时报

  

郎永淳、欧阳夏丹入主《新闻联播》
郎永淳、欧阳夏丹入主《新闻联播》
图一:郎永淳图二:欧阳夏丹

  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改版后,郎永淳和欧阳夏丹于近日加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国内媒体时证实了这个消息,称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是通过公开透明的竞聘加入《新闻联播》主持团队的。据悉,在竞聘过程中,整个评委团队给参与竞聘的主持人设置了三种不同的情景,而欧阳夏丹和郎永淳,在每一种情景内都表现得非常优异,各项得分都很高,因此成功胜出。目前两人已经试过定妆并进行了试录影,很快就将与观众正式见面。

  《新闻联播》曾培养过多位优秀主持人,他们是:赵忠祥、罗京、邢质斌、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王宁、康辉、李梓萌、海霞、郭志坚,他们被老百姓习惯称为“国脸”。央视网网友曾发表了一篇博客,总结出“国脸”的几大共性:大嘴、大眼、小鼻子。

  央视“国脸”有共性

  大嘴:不一定要大到朱丽亚·罗伯茨那个份上,但是,樱桃小嘴是不太适合干主持人的。因为,她要笑的话,要让全国观众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她的笑容,不把上下两排牙都露出来是不够真诚的。

  此外,播音速度的增快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央视对主播“大嘴”的要求——— 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播音的速度是每分钟160到180字,而现在《新闻联播》随着信息量增大,一分钟的要求是300个字。樱桃小嘴是很好看,可是振幅过小,自然要频率增快,严肃的新闻播报节目只见得一张小嘴不停地吧嗒吧嗒,的确有碍观瞻。

  大眼:电视女主持人一定要有一双大眼睛,不大的也要用眼线笔把它画大,符合中国老百姓的传统审美习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提高电视画面整体性、和谐性的考虑,电视机尺寸再大,也大不过电影银幕,而且新闻播报无法给主持人特写镜头,所以一对大眼就成了给自己加分的选项,看着也精神。

  小鼻子:这是在压强原理下形成的审美要求,鼻子是脸上的最高点,这个点越小越能集中观众注意力。这和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是一个道理,当然,前提是比例适中。此外,根据透镜原理,也可以对“小鼻子”做出解释,整张脸上只有鼻子是可聚焦点,太大了自然要分散注意力。

  主持《新闻联播》须过三关

  近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播音学最重要的创始人张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揭秘央视这四代“国嘴”是如何出现的。

  头脑异常清醒——— 在张颂看来,《新闻联播》四代播音员虽然各自富有特色的播音,但他们更重要的共同点是,都有异常清醒的新闻脑子。《新闻联播》从建立以来,基本上播报的都是国家级的政令或者重大决策,上级或者编辑已经定下来的稿子必须要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播报一篇几千字的大稿,之前可能一眼都没看过,还必须保持每分钟至少220字的速度;直播时,“飘满气球”的稿子(记者或编辑修改的痕迹),绝对不能打磕巴。这些,绝不是有识字念稿基本功就可以做到的,播音员必须要有极端清醒的脑子。

  眼睛要有神采——— 除了清醒的头脑,《新闻联播》的播音员还需要一张入场券——— 声音和形象。说到形象,《新闻联播》播音员并不要求貌若天仙,“太漂亮反而会影响观众接受新闻”,只要求端庄大方,在电视上上相就行。但这个上相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眼睛一定要有神。

  要长时间磨练——— 就算是“帅哥靓女”,现在要上《新闻联播》播音台,在张颂看来,也要在科班毕业后经过至少10年播音员岗位的打磨。如今的 4个播音员中,海霞和康辉1992年从广播学院毕业直接分配进入央视新闻中心担任播音员,到2007年底才坐上《新闻联播》播音台;郭志坚1996年毕业之后在北京电视台播了2年的《北京新闻》,之后进入央视。

  (王勇)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