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物价上涨近拐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3:50  舜网-济南时报

  

发改委:物价上涨近拐点
尽管猪肉价格出现回落,但仍是7月CPI上涨的主要推手。新华社发

  7月份CPI同比上升6.5%,再创近期新高。后期我国的物价走势如何?国家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物价?记者9日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物价仍处温和可控区间

  周望军说,当前物价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他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7月份CPI上升6.5%,而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俄罗斯、印度、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分别上涨 9.4%、 8.7%和6.7%。即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消费价格也上涨了3.6%和4.2%(大幅度超过其2%的警戒线)。

  他认为,从长期趋势看,1978年-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所以,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

  预计下半年将有所回落

  周望军认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他说,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随着国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粮油、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上下游传导压力有所减弱。近期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另外,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他说,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将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周望军认为,美国为了偿还债务和促进经济增长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大。如果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国际输入性压力加剧,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可能导致国内投机性资金增加,增大我国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难度。

  四大措施控制物价

  周望军说,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中央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今后稳定物价的举措,他表示,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他说,我国将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另外,国家将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他表示,各级政府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