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南沙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想之城未来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4: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万庆良出席南沙新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并提出

  本报讯 (记者李立志通讯员武琼、黄少江、詹嘉莹、穗府研)“南沙开发宏图起,乘风破浪正当时。”昨日上午,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出席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南沙新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并致辞。万庆良强调,要把南沙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推进,放在粤港澳合作大局中来谋划推进,放在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推进,放在广州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推进,把南沙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想之城、未来之城。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明德主持论坛,市政府秘书长谢晓丹,市有关部门和南沙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工程院,省、市及港澳台地区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著名媒体人士以及粤港澳台四地客商200多人出席论坛。

  万庆良指出,此次高峰论坛是南沙新区新一轮大开发前夕的一次重量级头脑风暴。中央及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多次为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把脉定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提升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国家战略高度。要跳出南沙看南沙,跳出广州看南沙,跳出广东看南沙,站在全国、粤港澳合作、珠三角发展和广州的层面来谋划推动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万庆良对本次论坛的研讨与交流活动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要把南沙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推进。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的三大经济圈,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的战略支撑作用。南沙新区的战略定位,首先要力争把它作为国家级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中央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是要把南沙放在粤港澳合作大局中来谋划推进。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布局了促进粤港澳合作的三颗重要棋子——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和珠海横琴新区。南沙新区背靠珠三角腹地,以1500万人口的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为支撑,规划面积800多平方公里,集先进制造业、重型装备、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于一身,城市功能完善,是一个多元复合型新区,更具综合性,可与港澳台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实行全面对接。这正是南沙新区的特色所在,生命力所在。

  三是要把南沙放在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推进。要使南沙从珠三角地理上的几何中心,发展成为珠三角经济的几何中心、社会的几何中心、创新的几何中心、人才的几何中心、生态及生活的几何中心,成为珠三角高端要素集聚与辐射的新枢纽,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增长极。

  四是要把南沙放在广州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推进。南沙的发展,不是广州老城区的简单延伸和简单重复,而是广州的裂变和升华。要把南沙打造成为一个“新广州”,

  (下转A12版)

  万庆良出席南沙新区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并提出

  (紧接A1版)开辟成经济转型的新平台,打造成城市升级的新天地,建设成调整人口布局的新区域,构建成生态文明的新示范,推动南沙新区和广州老城区的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把南沙新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想之城、未来之城,真正使广州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再造一个“新广州”。

  专家论剑南沙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

  参与此次论坛的有国家、省、市和港澳台地区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鉴于南沙在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和粤港澳合作中的独特地位,应积极争取国家将其提升到与上海浦东新区等类似的国家级新区进行战略定位,以实现南沙新区打造“国际智慧滨海新城、岭南生态水乡之都”的发展目标。

  ●在南沙设立省级行政服务中心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产地研究室主任倪鹏飞表示:从经济学术的角度来看,行政机构搬迁到新区域,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从全国和全世界的经验上来讲,也不乏成功的先例。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拓展方面,一个成功方面就是新城建设,现在老城区负担越来越重,而新城区开始一般会有人气不旺,配套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行政机构的搬迁,一方面可以缓解老城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新城区的人气,完善配套。青岛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倪鹏飞表示,南沙新区发展应具有八个具体功能,第一个就是建议在南沙设立新的广东省行政中心。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将有关职能部门迁至南沙,或在南沙设立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另外还要将南沙建设成国际商业服务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国际教育创新示范区,临港产业基地,珠三角重要的金融服务区,珠三角国际航运枢纽等。

  ●争取成为自由贸易港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表示,广州南沙新区的定位是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推动发展物联网等“智慧”产业,积极探索依托南沙保税港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华南重要物流基地,打造世界邮轮旅游航线著名节点。

  粤港间产业合作行之有效的方式应是“前店后网”,将投资机构、服务业企业的总部设在香港,投资项目和服务“门店”放在内地,把生产服务业链伸至珠三角和全广东。

  南沙在粤港产业合作的角色是,依托珠三角大城市群和广阔腹地的国际航运中心,远期目标是借助香港和保税港政策,争取成为自由贸易港。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