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教育乱收费“一万元不算大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4:15  舜网-济南日报

  

解读教育乱收费“一万元不算大事”
黎青 作

  在国家大力倡导为民减负、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个别官员无视民众的疾苦与诉求,良知何在?政治底线在哪?时下,一些地方的教育乱收费缘何打而不死,从湖南省教育厅这位官员的“雷语”中,我们或许找到了答案。

  □王青争

  最近,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潇湘之声《为民热线》栏目接到了一些同学投诉,说自己专升本的时候,被迫交了1万元钱的捐资助学费。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日前接受电台的采访。当被问到有学生专升本时被迫捐1万元时,李让恒反问“这个事很重要吗?是很大的新闻吗?”(8月9日中国广播网报道)

  1万元钱,算不算大事?这是一个实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对于寻常百姓、特别是那些收入低微的农民、城市中低收入者而言,1万元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那或许是一个家庭一年或几年的积蓄;或许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希望,可以让家人有钱看得起病,可以让孩子上得起学,修缮得起破陋的房屋,添得起一些家庭必须用品。强捐1万元钱,或许会让一个家庭背负上沉重的债务。从这个角度审视,1万元钱,不是小事,而是决定一个家庭困难与否、幸福与否的大事!

  但是,1万元钱对于李让恒而言,也许仅仅意味着一顿饭、一块手表、一件衣服、一次旅游……,只是一个小小的数字而已。

  所以,面对学生的投诉、媒体的采访,李让恒惊诧了、不耐烦了,于是不由自主地反问:“这个事很重要吗?是很大的新闻吗?”言外之意,1万元钱,算啥子大事。

  解读教育乱收费“1万元钱不算大事”,首先在于一些干部脱离民众,与百姓距离渐行渐远,不知民生疾苦。时下,个别干部白天坐在办公室喝水看报,晚上出入酒店忙于应酬,平日交往的群体非富即贵,几无“白丁”,他们哪知还有一些百姓为温饱而奔波忙碌,甚至因为1万元钱而压弯了腰?

  解读“1万元钱不算大事”,还暴露出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乱收费见多不怪的麻木。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严禁教育乱收费。在国家大力倡导为民减负、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个别官员无视民众的疾苦与诉求,良知何在?政治底线在哪?时下,一些地方的教育乱收费缘何打而不死,从湖南省教育厅这位官员的“雷语”中,我们或许找到了答案。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发现湖南省教育厅通过红网发布澄清声明,说有关媒体报道中提及的“湖南省教育厅官员”李让恒并不是湖南省教育厅干部,也不是新闻中心主任,而是新闻中心外聘人员。但笔者百度发现,在湖南省诸多官方网站、其中包括湖南教育网上,冠以李让恒的头衔一律是:《中国教育报》首席记者、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负责人、知名教育新闻专家。这种“白马非马论”式的辩解,欲盖弥彰,让人啼笑皆非,深为不齿!

  “1万元钱不算大事”的狂乱“雷语”,起码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一些干部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接“地气”了!别再动辄喊出有悖常识与社情民意的乖张“高论”;二是整治教育乱收费,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再忽视民生,践踏政策规定了。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