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半年新开工公寓楼10018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4:15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8月9日讯(记者 苏茂华 通讯员 蒲跃平)今年上半年,章丘市新开工公寓楼214栋、10018户,总面积110万平方米,完成市里下达年度指标6000户的167%;建成和改造公租房1700余套、廉租房100套。

  实际工作中,章丘市始终坚持“三项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宜业宜居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域城镇化的理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紧密结合、有机衔接,将全市908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96个社区,首批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实施4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166个行政村,规划新建住房6.18万户。投资1300万元,将48个社区规划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确定上海复旦、山东大卫等6家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为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坚持群众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村级班子情况、经济条件、群众基础以及农民承受能力等因素,因村施策、量力而行。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坚持阳光操作,从拆迁安置方案制订,到拆迁测量、安置户型设计、住房抽签分配,都反复征求群众意见,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官庄镇朝阳社区、白云湖镇翠湖社区等节约集约用地潜力大的社区,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使用土地指标;对枣园街道摩天岭社区等区域位置较好、对社会资金有一定吸引力的社区,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多类资金投入社区建设和旧村改造;对条件成熟、建设积极性高的城中村和乡镇驻地村,采取自求平衡方式,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整体拆迁、整合改造,拓宽了建设渠道,提高了建设成效。

  章丘市还积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重点做好“补、减、引”三篇文章,为工作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做好“补”的文章,加大资金补助力度。二是做好“减”的文章,适当减免建设费用。三是做好“引”的文章,加强舆论引导。

  工作中,章丘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住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社区配套服务能力,打造精品亮点工程,让群众住得顺心、住得放心。一是提升住房建设档次,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项目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全市农房建设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工程率达到65%以上;保障性住房合格率达到100%。二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参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绿化美化等通盘考虑,同步规划、一体推进。官庄镇朝阳社区投资3200万元,高标准建设闯关东文化广场,配套建设社区污水处理站和老年公寓,实现了水、电、路、天然气、暖气、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七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远离城区、集中供暖供气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高官寨镇新黄社区、黄河乡董高社区等社区则大力推广地源热泵采暖、太阳能热水、沼气进社区、外墙保温等新技术。今年又专门出台文件,要求所有新建农村社区,必须一律同步配套学校、卫生室、警务室、文化活动室、超市、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满足群众“花钱少、住得好”的居住要求。三是提升环境质量。以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重点,今年投入7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数字化环卫管理平台,优先覆盖新型农村社区,实行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三统一”,实现了镇村生活垃圾直运,目前已覆盖637个村,年底可实现908个行政村全覆盖。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