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论考核3年5次拿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6:35  法制日报

  本报通讯员 王忠辉 王彦文? 本报记者 郭晓宇

  安志宾,1982年5月出生,2000年9月入伍,2004年12月入党,现任内蒙古军区边防第五团三连政治指导员。先后被内蒙古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指导员”和首届“北疆卫士”,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并被评为“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其所在连队连续三年被内蒙古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连队党支部连续三年被内蒙古军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刻苦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紧贴使命任务精武强能,满怀真情带兵育人,凝神聚力建强班子,时时处处为党旗增辉,成为战士信赖的党代表、创新理论的传播者、边防官兵的贴心人。他就是内蒙古军区边防第五团三连政治指导员安志宾。

  “官兵精神不能荒芜”

  2008年7月,骄阳似火。北京军区机关工作组到三连考察。一位将军即兴给一名战士出了道题:“大热天出去巡逻,这怎么体现以人为本?”这名战士半天没蹦出一个字来。刚到连队任职不久的安志宾纳了闷:“三连不是‘不怕考、考不倒’吗?”一了解才知道,是“理论尖子组”、“座谈专业户”惹的祸!

  三连是窗口连队,迎检任务多,而连队官兵分散在哨所和执勤点上,集中组织学习比较难。为此,连队重点培养了几名负责背理论和准备座谈的战士,一有任务都是他们上。

  “学理论绝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要想守住边境线,首先要武装好官兵头脑,把心稳住、把魂铸牢,打造让党和人民绝对放心的钢铁边关。”支委会上,大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安志宾有些激动。

  最终,党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边关偏远荒凉,但官兵精神不能荒芜,要让党的创新理论进班排入哨所。连队人员分散,集中教育难组织,怎么办?安志宾摸索出“理论骨干到点、现代传媒到点、辅导资料到点、解疑释惑到点”的方法,并运用网络定期辅导战士学理论、答疑解惑,保证了理论学习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在边关哨所的落实。

  安志宾在连队认真组织开展形势政策、党史军史等教育,在营院文化、哨所文化、网络文化建设中突出科学发展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探索出“集合站队考几人、站岗执勤背几题、新闻过后问几点、上床睡觉看几条”的方法,开展“每天读一句名言、背一道理论题、学一首边塞诗,每周评一名理论之星,每月组织一次理论考试”活动,官兵“读理论书籍、明是非道理”的热情高涨。

  如今,全连官兵做到了“不怕考”、“怕不考”。

  >>下转第三版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