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是打火机,孩子是炸弹”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罗欣 实习生刘芳男 詹尼 卢星池

  “我是打火机,孩子是炸弹”——昨日,在本报“儿童幸福成长守则”征集热线中,家长李女士如此痛诉她现在和孩子的关系。令她感到痛苦的根源,是儿子的极度自卑,以及与她持续了长达1年的“冷战”。

  自卑儿子不和妈说话

  李女士是名小学教师,其子小艺(化名)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一。“自从进入高中后,他变得很沉默,没什么朋友,一放学就把自己锁在房里,上网玩手机,也不和我说话。”李女士说。

  据她介绍,小艺成绩中等,微胖,非常自卑。有一次儿子竟然哭着对她说:“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学习、长相、才能,样样都不如别人。我感觉一点都不幸福。”

  当李女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孩子早已对她关上了心门。“为了缓和与孩子的关系,我给他写过信,道过歉,甚至谈他感兴趣的话题讨好他。但儿子就甩下一句:‘我和你无法沟通’。”

  母亲悔不该苛责体罚

  孩子的现状着实让李女士担忧。“如果可以选择,我绝不会像以前那样苛责他。”她开始反思自己“虎妈式教育”。

  “现在想想挺后悔,小时候给孩子心里留下了太多阴影。”李女士回忆说,以前对孩子关心的重心全部放在学习上,“很小就送他去培优、学习钢琴,老师给他布置的曲子若弹不好,考试没考好,我都会严厉责备他。有时看他做作业字写得不好,我就把本子撕掉,严重时还会体罚他。”

  李女士说,孩子小学时还挺优秀,获得过作文类、才艺类的市级奖项。“他现在之所以这么自卑,是受到我以前总拿他与别人比的不良影响。我常说别人家的谁谁谁比你做得好,还爱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批评他,总是否定他。”“对于孩子来说,‘找到自信就是幸福’。”这是李女士推荐的“儿童成长幸福守则”,也是她现在的愿望。

  读者朋友,您怎么看待李女士与孩子间的矛盾?关于“儿童幸福感”,您有无特别的故事或宣言?欢迎致电027-88567255交流。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