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做官当如曹力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8:05  法制日报

  

做官当如曹力伟

  曹力伟和群众一起阅读上访材料。新华社记者 王松摄

  本报记者郭毅

  曹力伟,从警36年,2004年5月任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7年2月至今担任大庆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曹力伟的为官之道:做人做事。

  做人,曹力伟爱憎分明;做事,曹力伟睿智恒定。

  大庆是全国闻名的能源城市,闹市街区、乡镇村屯、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广布着油田和输油气管线,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受“黑金”诱惑,“油耗子”前仆后继,屡打不绝。曹力伟把保卫国家能源安全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对侵害油田的行为穷追猛打、毫不留情。

  他亲自分管油田保卫工作,重大涉油案件全部亲自设计、亲到现场、亲自指挥,一举肃清了大庆本地的“油耗子”。素有“装备精良”、组织严密之称的“胡老六”、“李四”等嚣张一时的盗油团伙相继被绳之以法。大庆油田有限公司评价说,当前的油田治安秩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肃清本地问题后,曹力伟又把打击方向指向了寄生在油田周边的收油、炼油违法犯罪行为。利用黑龙江省公安厅赋予的跨地市打击涉油犯罪的特别许可,一举捣毁隐藏在哈尔滨市等地的4处非法炼油点,一次性打掉特大涉油犯罪团伙4个,当场收缴原油300余吨。

  地处肇东市的黑龙江省汇中锅炉燃料油有限公司是当地招商引资的“明星”企业,实际上却干着非法收购大庆被盗原油的勾当。曹力伟接到线报后,亲自带领上百名警力“上阵”,抓获涉案人员50余人,查缴追回被盗原油8000余吨,令省内外觊觎大庆原油的不法分子闻风而逃。

  几年来,曹力伟领导大庆公安机关共侦破涉油案件25073起、打掉犯罪团伙836个、取缔非法炼油点2542处。从2007年起,作为全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大庆油田在全国整治油气田治安秩序专项行动中,摘掉了此前顶了多年的“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

  曾有“油耗子”在电话中威胁出200万元整掉曹力伟。对此,他毫不畏惧,掷地有声地说:“大庆原油被盗到哪里,大庆公安就打到哪里。不管是谁破坏油田生产,损害国家能源安全,一律绳之以法!”

  打击犯罪,曹力伟也有曹力伟的策略。

  在拘留所,“清号”和“请假”都是规避惩罚的方法。“清号”,拘留所一到年节,就按照“惯例”“清号”提前放人;“请假”则是在拘留期间请假,假满不再继续执行拘留。

  曹力伟取消了“清号”做法,把“请假”的批准权收归市局主管副局长、局长。

  有立规矩的,就有破坏规矩的。一个在大庆投资10亿元的公司,其财务老总因嫖娼被拘留,有领导来说情尽量不拘。曹力伟只问了两点:一是嫖娼在他们当地管不管,如果当地管大庆也要管;二是如果当地不管,他有钱可以坐飞机回去,然后再回大庆工作。说情者又提出请假,曹力伟这次答应痛快:请假可以,处理完账目必须回来。后来,这位“老总”真的因工作请假出来,但也真的又回了拘留所。无独有偶。一个政府部门的4名科长因赌博被处拘留10天,单位领导找到曹力伟说,4名科长全“进去”,整个单位就得停摆。曹力伟当即指了路:周一到周五回单位,周六、周日回拘留所。最后,4人用了5周,一天不落地拘留了10天。如此几番较量,“请假”的电话和招呼没有了,拘留“前脚进、后脚出”的问题自此打住。公安部专项督察此类问题的同志说,解决拘留请假的问题,大庆做得最彻底。

  铲除“黑伞”,扯破“关系网”,曹力伟打击犯罪不留死角。

  曹力伟刚到大庆的两年,私接营运的“黑车”比比皆是。“黑车”扰乱正常经营秩序、造成交通事故,出租车主、普通群众反映强烈。几个部门牵头治理,都无功而返。2006年,大庆市委、市政府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公安机关。曹力伟以打击“无牌、挪牌、套牌、拼装、报废、走私、盗抢”等7种违法车辆为切入点,开始了一场大庆史无前例的打“黑车”风暴,不但把“7种车”打得如过街老鼠,而且一举端掉背后的“保护伞”。大庆市交通局稽查支队十余名支队和大队领导因养“黑车”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尽管这些人中,有的社会关系比较深厚,但曹力伟并没有就此收手,他发动全警天天打、年年打,一直延续至今。截至2010年底,曹力伟亲自主持、9次公开销毁7种违法车辆12127台,包括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无手续车辆301台。

  2007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无任何行政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在大庆市龙凤区擅自建成了名为“龙华佳苑”的4座居民楼。其中4号楼与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军用航空煤油装车栈桥之间仅有30米,严重威胁战时航空煤油装运、企业和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手续能盖起4座楼,一些贪小利的群众知道开发商疏通了关系,纷纷预购。虽然此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案件,但利益、关系,羁绊和压制了地方主管部门的勇气。曹力伟亲自挂帅,将涉嫌非法经营的几名主犯全部抓捕归案。

  案子破了,造成隐患的楼房还在。曹力伟先定了一个原则:违章建筑要拆,但不能让群众利益受太大损失。在他的建议下,将作为非法所得收缴的“龙华佳苑”1至3号楼未售房屋,置换补偿给了购买4号楼的群众,不同意置换的个别群众由区政府协调退款。同时,在市领导的支持下,曹力伟现场督战,对“龙华佳苑”4号楼实施了强拆。

  2010年,在震动全国的“2·16”特大涉油案中,曹力伟去黑龙江省公安厅抓了涉案警官,还去涉案地区抓捕了几个公安局长。

  俯首甘为孺子牛

  8月3日是周三,每个周三是曹力伟雷打不动的接访日。

  “曹局长,我母亲被车撞死了。肇事车是全责,为啥把肇事司机放了?”上访人一脸怨气。

  “为什么取保?”曹力伟问在座的交警负责人。

  “拘留到期,当时责任认定未完成。”

  “现在责任认定了:全责、亡人,为什么不马上报捕?”

  “是,马上办。”

  上访人脸上的怨气没了。

  “这是哪个队办的案子?”上访人刚走,曹力伟问交警负责人。

  “红岗五队。”

  “又是红岗五队,查查这个队为啥总被人告?”

  信访接待日是曹力伟2004年上任不足两个月时,定下来的制度。每到周三,他要把事情全部推掉,如约坐到信访室。也是他的坚持,让许多搁置的积案得到有效解决。

  2006年12月,赵亚华的丈夫驾驶出租车与一辆车发生碰撞。在索要修车款时,与对方扭打起来。过后,对方提出左手受轻伤,并找出两个证人。赵亚华的丈夫被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到法院。法院初步认定赵亚华的丈夫负刑事责任连带民事赔偿。在开庭的前一天,曹力伟接访了赵亚华。在详细听取办案单位汇报、认真阅卷后,曹力伟提议去现场,分别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各个细节后,他断定此案有假。当即要求案件必须从法院撤回,对赵亚华的丈夫尽早取保,彻查疑点。办案单位最终将案件事实查清。正如曹力伟的推断,是所谓“受害人”指使他人作伪证。最终,指使者和作伪证者均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办案不力的民警受到了处分,赵亚华一家还得到8000元国家赔偿。

  “坐得住、听得进、查得实、处得公”,7年来,这12个字一直伴着曹力伟。64次接待上访户肖夫良就是真实写照。

  肖大爷因对儿子在单位值班期间坠楼身亡一事的“四级”鉴定结果存有疑义,连续上访8年。曹力伟并没有将肖大爷作为缠访户拒之门外,而是顶着刺骨的寒风,亲自带着肖大爷到现场做模拟实验。曹力伟的公正、耐心让肖大爷的心暖了。

  “公安公安,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人民的警察就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的信任高于一切!”曹力伟说。

  上访户肖淑珍连续上访3年,就是为了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孙子讨公道。曹力伟接访后,安排专人调查此案,并亲自与法官探讨责任认定,最终有关部门判决被告人赔偿给肖家经济损失。尽管案件已了,但肖淑珍老人无助的眼神总是浮现在曹力伟眼前。他一有时间,就去看看老人,唠唠知心嗑儿,肖淑珍老人临终前在百里之外的克山县,还在念叨着曹局长。

  “上访群众犹如身陷泥潭,如果居高临下对群众,很难将他们拉上来。只有跳进泥潭,亲历苦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是曹力伟对干部的肺腑之言。他常常拉着上访人布满老茧的手,凑到面前听他们的哭诉;上访群众头上长了脓疮,他起身走到跟前小心地查看病情;有的上访群众恶语相加,他从没皱一下眉头。

  曹力伟自2004年6月16日第一次接访至2011年8月3日,共计341个周三,除去外地出差和参加市里重要会议外,曹力伟实际接访了310次,占应接次数的90.9%。如果按照每年230个工作日计算,他接访的310个工作日相当于1.35年,约占他7年任职期间的五分之一。累计接待信访总量6480件次、1.15万余人次,占大庆市公安局接访总量6857件次的94%,受理群众来访2520件,办结2489件,办结率达99%,停访息诉率达98%。

  曹力伟接访时间最长的是苏亚萍交通事故案,用时105分钟;同一信访事项接待最多的是肖夫良上访案,共接待64次;一个接访日最多接访了45件137人。亲自主持召开信访工作会议82次、亲自调卷231次、到案发现场勘查或模拟现场35次。

  为了和群众赴约,曹力伟除非在参加上级会议回不来等特殊原因,都坚持接访。大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德才告诉记者,一次,他们到辽宁铁岭参会,曹局长坚持连夜赶回大庆,途中突降大雪,高速公路的车走走停停,夜宵是在路边大车店吃的。回到大庆已是凌晨3时,曹局长在办公室休息不到3个小时,就坐到了信访室里。

  身边的同志都能讲出许多让他们心疼的故事:曹局长做过声带息肉手术,冒着失声的危险与群众一谈就是十几个小时。他们清楚地记得,曾经21次连续接访13个小时以上。7年中,他始终坚持着不接待完群众不吃午饭。

  7年间,曹力伟对百姓困境感同身受。大庆市公安局信访办主任李彦龙说:“每次接访,他会习惯性地在笔记本里夹上一沓钱,在抽屉里放上一袋糖,他怕来访群众因舟车辗转而捉襟见肘,他怕来访群众的孩子饿。”

  在多年的接访实践中,曹力伟总结了信访工作“教育、接访、查处、整改、反思、再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视频接访”制度,实行了开门接访、登门拜访、事前约访、带案下访、跟踪回访等办法,建立了大庆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几年来,大庆公安机关的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最近,公安部督导组到大庆后感慨地说,坚持7年接访,曹力伟全国唯一。

   用机制保证做人做事

  让大庆的4300名公安民警在一种新的体制内做人做事,这是曹力伟做到的一件震动中国警界的大事。

  “每到一处,听到的是缺人、缺钱,看到的是士气不壮、活力不足。”2004年下半年,曹力伟出任大庆市公安局局长后首次调研时发现,市区70个派出所中只有开发区的4个派出所经费有保障,70个派出所警力只占市区全部警力的28%。

  改变现状就必须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5年1月,大庆70个派出所和10个分局一夜之间被20个新分局所替代。

  警务改革后,实现了市公安局对分局人、财、物的垂直管理,压缩了管理层级,使得经费的来源渠道有了根本性的保障,基础设施欠账、警用装备不足的局面得到缓解,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最优化。

  警务改革后,分局内设机构由从前的18个部门整合为治安、刑侦、社区和法制综合的“三警种一部门”。通过整合机构,不但把大部分机关警力推向了基层,而且牢牢固定在执法一线,基层一线警力增加了105%,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是从前的2.7倍。

  警务改革后,所有实战单位全部实行“二人一组、三组一队”的优化组合,促进了骨干回归,通过均衡布警、合理设置分局,警种与警种、分局与分局之间又形成竞争平台,刑事案件破获率比改革前增加了47.9%。

  “大庆是因为有钱才改革,如果财政状况不好,根本无法进行改革。”外地同行心存疑虑。

  曹力伟用算账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改革前,大庆市区一半的派出所几乎是“零经费”,除了民警工资之外,其他都没有。通过精简机构、整合警力、减少层级、提高办案效率,经费有明显的节约。改革前大庆公安至少有80多个办公场所,现在只有20个,没有一个分局是新建的,都是通过内部挖潜和调剂解决的。除此之外,在办公经费、水电暖、公务用车等方面都实现了节省。改革前的2004年,分局需要8000万元左右才能完成工作。改革后的2005年,仅公用经费一项就比2004年节省2310万元。这还不包括一线执法警力增加1116人所节省的数千万元开销。

  2010年11月,在第一次警务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庆警务的深化改革。交通管理和消防管理两项工作下放到了分局,其中治安警负责动态交通管理,社区警负责静态交通管理,同时行使过去消防科所具备的消防执法权,刑警负责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现场勘查和侦办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从而构建了“全警管交通”、“全警管消防”工作格局。

  体制的改革需要机制的保障。如何解决“侦防互动”的问题?曹力伟选择了命案作为切入点,他提出了“以命案侦防带动整体侦防”,公安机关打击防控水平迅速得到提升;如何提高出警速度,增加群众安全感?曹力伟推行了“动态式勤务”,建立了“警车上路亮灯随时接受报警”工作机制;如何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践行对群众“四有四必”的承诺?曹力伟在全国首创新型应急指挥模式,成立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既是政府的也是公安的,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如何密切警民沟通,增强群众安防意识?曹力伟提出了“五进七讲”,并一以贯之,搭建了深度互动的警民关系建设新载体。

  除此之外,曹力伟还围绕警民沟通“经常化”、执法活动“人性化”、队伍管理“亲情化”,先后提出了“同址办公”、“警企座谈”、“五联工作法”、“单元工作法”、回访报警人等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使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彼此借力,相得益彰。

  现在这场警务改革进入了良性循环,大庆公安的工作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续6年排名第一。全国先后有68个省、市考察团来大庆交流学习。

  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在一次会上面对252位高级警官说:“大庆市公安局党委一班人走出了警务改革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安系统的重大典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真正做到了把大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落实于行、展示于绩,切实让大庆精神的精髓和实质体现到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

  大庆的警务改革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肯定。

  在曹力伟的努力下,2005年以来,大庆社会治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前“血洗龙南、回家过年”、“要想富,抢让胡路”、“男的不敢带包,女的不敢穿貂”等给群众造成阴影的口号都已成为历史:大庆的命案从2004年的158起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47起;抢劫案件从2004年的1937起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224起;公交车站和十大商业场所扒窃案件从2004年的3287起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128起。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分别上升到目前的98.6%、98.4%。

  ??? 记者手记

  无私成就了曹力伟

  曹力伟的故事感人、成就显赫,但让人震撼的是曹力伟的无私。

  警务体制改革两次大规模干部调整涉及人数逾千,社会和内部没有任何杂音。

  觊觎油田资源,使用钱权撼摇曹力伟的人无一成功。

  问曹力伟图啥?他说:“4000多名大庆民警叫我局长,个人的荣辱无法和民警的信任、局长的责任相比;300万大庆百姓叫我局长,我就要负起局长的责任,给老百姓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我不想因为改革成功而升迁,也不怕因为改革失败而丢官,更不想借改革之机获取不义之财,我只想为大庆的公安民警和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

  无私成就了曹力伟。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