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伦敦骚乱扩大化

  “在伦敦,在托特纳姆的街道上,警察经常骚扰我们、粗暴地对待我们。我们为此提出申诉,他们却全不当一回事,认为我们是在开玩笑。而这一切仅仅因为我们是有色人种,是黑人……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让人们睁开眼睛,看看这里的真实情况。”

  ——究竟是什么让伦敦这座曾经宁静的都市变成现在的样子?一位托特纳姆区居民的话或许能带来一点启发。

  

伦敦骚乱扩大化

  这是8月9日在英国首都伦敦郊区拍摄的汇丰银行营业部被石块砸破的窗户。新华社发

  

伦敦骚乱扩大化

  一名女子从被纵火的大楼上跳窗逃生。《中国日报》供图

  

伦敦骚乱扩大化

  一名被“洗劫一空”的女士正向警察报案。《中国日报》供图

  

伦敦骚乱扩大化

  骚乱者四处纵火。CFP供图

  英国首都伦敦发生的骚乱8日进入第三天。骚乱不仅在伦敦市内多个地区蔓延,而且向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布里斯托尔等城市扩散。正在意大利休假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为此于8日连夜赶回伦敦。

  到目前为止,至少有450人被捕,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英国政府决定派出1.6万多名警察上街执勤,所有伦敦警员停止休假,并从各地调集警力到骚乱现场支援。英国《卫报》9日报道,警方已于8日晚首次动用装甲车。不过,另据美国媒体报道,警方表示没有请求军方介入的计划。

  连续三日的骚乱目前已经蔓延至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所在的东伦敦地区。距伦敦奥运会开幕不到一年之际,伦敦骚乱引发人们对伦敦奥运会安保工作的担忧。

  距伦敦奥运主会场仅几公里

  6日在伦敦托特纳姆区点燃的街头骚乱,8日晚蔓延至伦敦克罗伊登区、佩克汉姆区、刘易舍姆区、哈克尼区、克拉珀姆区、卡姆登区、伊灵区等地,成为近年来伦敦爆发的最恶劣骚乱事件。

  在城南克罗伊登、佩克汉姆和刘易舍姆三个区,一些建筑物遭纵火。在城东哈克尼区、城南克拉珀姆区、城北卡姆登区和城西伊灵区,暴力示威者劫掠商铺,破坏公共设施。

  在哈克尼区,数百名警察紧急受命控制局势,因为骚乱发生地点距一年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仅几公里远。法新社描述,防暴警察挥舞警棍,试图阻止一些在街头闹事的年轻人。双方发生肢体对抗。一些居民因警方拉起警戒线而无法回家,聚集在警戒线外,或焦急等待或与亲友打电话通报情况。

  法新社记者现场报道,在克罗伊登区,一大片建筑遭纵火,黑烟直冲夜空。起火楼群中包括一座百年老建筑。距克罗伊登区中心不远处,一些年轻人在汽车和建筑物着火后产生的浓烟中肆意劫掠沿街商铺。

  骚乱“被复制”到伦敦之外

  本月4日,一名少数族裔英国人在伦敦街头遭警方开枪打死。两天后,少数族裔居多的城北托特纳姆区出现骚乱。7日晚,骚乱波及城北恩菲尔德区。8日夜,骚乱迅速“被复制”到伦敦其他区,出乎警方预料。伦敦警方8日夜间紧急增调1700名警员分散部署到出现骚乱的各区。

  在英国中部,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中心意外出现类似骚乱,一些年轻人在夜色中聚众上街,砸破商铺的沿街橱窗,盗抢财物。伯明翰所在的西米德兰兹郡医疗急救部门统计,伯明翰当晚总计34人因刀伤、关节脱臼等接受救治,但不能确定是否都与骚乱事件有关。伯明翰警方8日晚拘留35人。

  在北部城市利物浦,警方报告监测到“多起独立的混乱事件”。在城南地区,一些汽车遭纵火,一些建筑物遭袭击。诺丁汉和布里斯托尔也出现类似骚乱。

  劫掠者自比美国“右翼政客”

  一名28岁劫掠者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自称是“无政府主义者”,号称抢劫的目的是“财富的再分配”。美联社说,他与他的同伴从一家商铺里抢劫的“再分配财富”是巧克力和奶油蛋筒冰激凌。

  这名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的劫掠者还将自己的劫掠行为与美国“右翼政客”相提并论。“在美国你们有茶党,在英国有我们。”

  不过,大多数伦敦居民对劫掠行为反感、憎恶。一些居民建议警方在各街区部署高压水枪“驱散暴徒”。即便在骚乱“原点”托特纳姆区,一些少数族裔英国人也对骚乱事件不满。一名50多岁的少数族裔告诉法新社记者,警方不公开信息“确实令人愤怒”,但“这般点燃建筑的行为实在过火”。

  政府应对

  首相连夜回国重开议会

  正在意大利度假的英国首相卡梅伦8日夜急返伦敦。卡梅伦9日宣布,正处在夏季休会的议会11日复会1天,以应对伦敦骚乱不断蔓延的局面。卡梅伦9日早上主持了紧急情况应对会议。卡梅伦会后发表声明谴责打砸抢烧的行为。他表示,政府将竭尽全力恢复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卡梅伦说:“重新召开议会将使议员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谴责这些犯罪行为,表达我们重新恢复社会秩序的决心。”

  副首相、自由民主党党首克莱格8日谴责暴力事件,批评暴力事件参与者纯属“机会主义罪犯”,强调针对民居和店铺的袭击“没有任何借口可言”。

  现场惊人

  女子连衣服都被洗劫一空

  英国媒体9日公布了两张令人震惊的照片,其中一张显示一名男性市民正在被劫掠者要求脱掉裤子,而他的上衣和鞋子已经被不法分子拿在手里。另一张照片则显示,一名全身赤裸的女子正在向警察报案,很明显她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洗劫一空”。有网民称,类似的事情在8日晚的骚乱中时有发生。

  此外,还有网民上传了一段令人发指的视频,一群流氓恶棍公然抢劫一名受伤少年。画面显示,十多名闹事者首先伪装成好心人去搀扶一名倒在地上且鼻子正在流血的少年。当那名少年站起来之后,那群恶棍们开始翻腾少年的背包,他们拿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把另一些物品丢弃在地。当意识到自己遭遇抢劫之后,少年不得不一边努力阻止流血,一边与流氓抗争。

  迷失一代

  骚乱参与者最小仅7岁

  英国此次上街闹事的都是年轻人。英国媒体9日指出,竟然有年仅7岁的孩子加入了打砸抢的队伍。

  媒体批评称,此次骚乱暴露出英国首都伦敦贫困地区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加拿大环球邮报》将骚乱归咎于“辍学青年”,称他们是“迷失的一代”。许多参与暴乱的年轻人都来自失业率高、社会福利遭削减的地区。一名在伦敦东部参与骚乱的年轻人告诉路透社记者,暴乱是多年积怨的结果。“我们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有些人可以不用劳动就能得到一切,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骚乱诱因

  警察当街杀人还撒谎?

  伦敦暴力事件因本月4日托特纳姆区警察当街射杀29岁男子马克·达根触发。按警方的说法,达根非法持有枪械,在警方拦截他乘坐的出租车时,他朝警方开枪,被警方击毙。警方称,达根射出的子弹被一名警察佩戴的无线对讲机卡住,那名警察因此受伤,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但英国《卫报》8日报道,弹道测试结果显示,对讲机上的子弹类型与警方所用子弹相符,这可能证明达根当时没有朝警察开枪。

  影响奥运

  7.55亿英镑安保费远远不够

  伦敦几日来的大规模骚乱让体育赛事也受到影响,多场足球比赛已宣告取消。不过,国际奥委会坚持表示对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安保绝对有信心。

  2007年英国政府制定的奥运安保预算为6亿英镑,但去年新联合政府上台后,内政部将奥运安保预算压缩为4.75亿英镑。可缩水版的安全预算没过几个月就再度膨胀,去年底伦敦奥组委得到政府新增2.8亿英镑拨款,用于各赛场查验提包、安装栅栏以及进行场馆周边搜查等。然而,7.55亿英镑远远不够安保支出。在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前,警察、消防、救护等应急部门以及其他机构将参加演习,英国内政部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前,将举行至少10次演习。

  关注华人

  尚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核实,目前尚无中国公民涉及骚乱或伤亡的报告。使馆还在网站上发布安全提醒,希望在英同胞注意安全,避免前往事发地区,尽量减少夜间出行。如遇紧急情况,使馆提醒可拨打999报警电话,或拨打使馆领事保护热线:02072994049(值班电话)、02076311430(工作时间咨询电话)和07551436721 (非工作时间紧急领事协助电话)。

  记者7日曾联系了在伦敦的一家华人商户,但8日记者再次拨打对方电话,已无人接听。新华社驻伦敦记者郭瑞说,因为担心再次发生骚乱,一些华人已经选择临时搬家。据《法制晚报》

  伦敦骚乱的另类警示

  伦敦骚乱既有突发的“导火索”,又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在骚乱的酝酿、爆发和蔓延过程中,也暴露了另一种警示:以“脸谱”“推特”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黑莓为代表的手机通信技术,考验着社会管理。

  这几天骚乱的“导火索”是警方4日在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射杀了一名年轻男子。此事发生后,社交网站上出现了大量讨论,其中不乏情绪性发泄、谣言和煽动言论。英国媒体称,正是由于社交网站上大量煽动言论助长愤怒情绪,一些年轻人劫掠了城北恩菲尔德区等地区的商铺。

  随着骚乱的发展,新兴的“黑莓通信”手机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黑莓是以邮件收发功能强大而著称的手机品牌,近来又推出了可以在同品牌手机之间的即时通信服务,这类似于网上聊天,有建立群组等功能。“黑莓通信”基本上免费,因此在英国年轻人中使用率颇高。

  4日被警方射杀的29岁男子马克·达根,正是通过“黑莓通信”向女友发出了最后一条信息。骚乱中,一些黑莓手机拥有者互通声气,商讨攻击目标和通报警方动向,还有人利用群发功能大量散布鼓动骚乱的言论。“黑莓通信”与社交网站和普通短信相比更为隐蔽,通常只有群组内部人员才知道消息是谁发的,官方很难查出消息来源,这成为骚乱者躲开警方监控彼此呼应的重要原因。

  伦敦发生的事并非孤例,在今年年初的西亚北非社会动荡中,社交网站、手机等通信工具也起到了微妙的作用。当然,动荡或骚乱爆发,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根源才是“本”,而信息通信工具不过是“末”。但正由于这些“末”的存在,使原本有可能理性、和平解决的问题发酵成悲剧。

  如何规范这些信息通信工具,让它们既有利于人们信息交流、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无疑是值得社会管理者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本组文字除注明外均据新华社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