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乘凉“晚会”

  长沙城里的夏夜,屋里温度高,室外则有风。住在小巷里的市民们,大多搬把靠椅或竹床,摆在自家门前的屋檐下歇凉。女人和孩子们在午夜热气稍消后,会进屋去睡,男人们则要睡到大天亮才起身。于是,“摆淡干鱼”便成了长沙夏夜一景,也成了长沙的流行俚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家住在浏城桥附近的水月林。这是一条小巷,两边都是“文夕大火”后市民用残砖旧木简便建起来的窝窝棚。我家租住的“公房”,虽然简陋,但前后各有一块约三十平方米的地坪,在“出门是街巷,抬头碰屋檐”的“棚户区”,自然成为住户们夏夜乘凉和“摆淡干鱼”的胜地。大家谈天说地,猜谜吟诗,自然形成了一个各得其乐、不拘一格的乘凉“晚会”。

  当时大家出得最多的“节目”是猜谜。这些节目荤素兼容,雅俗共赏。大家不断发出的笑声,连“热老虎”也被吓跑了。记得我第一次提议猜谜时,竟无人响应。我便带头出了一个字谜:“一口锅子炒三粒豆子,飙出两粒在外头。这是一个什么字?”我的大女儿珏珏、二女儿林林是双胞胎,三女儿叫“心心”,我以她们的特征和名字拟了这个字谜,逗她们一乐。孩子们歪着头,想了一会,珏珏说:“是个‘心’字,中间一点是心心,我和林林是外面两点,弯钩是锅子。”我说:“猜对了,有奖。”就亲了一下她的脸。

  经常在星期天回乡下老家,喜欢到塘里玩水的男孩宁敏敏说:“这个‘心’字真像我在塘里玩,爸爸妈妈在塘基上看一样。”我说:“你说得很对。”又亲了他一下。自此以后,孩子们乘凉时,都要我出谜语。后来实在想不出了,我就引导他们搞其他游戏,如讲故事,说笑话,单字组词,词语接力等等。我终于从孩子们的包围中解脱了。

  开始,“晚会”是孩子们的天下,大人看着他们玩,或者另组“集团”谈古论今。后来,大人们偶尔也参加进来出题、答题,凑凑热闹。

  1982年我迁居单位分配的福利楼房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夏夜乘凉晚会了。(作者系企业退休职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