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表态:冷静观察防范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8:54  东方早报

  据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价格调控总体有效,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会议强调,中方支持有关各方为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支持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关于稳定金融市场的声明,要求有关各国切实采取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妥善处理债务问题,保持市场投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全球投资者信心。国际社会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 新闻背景

  G20声明:未来几周保持密切沟通

  继续努力达成具体成果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8日上午发表公报说,G20承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合作和信任的精神协调行动,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经济更加强劲增长。七国集团(G7)8日也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G20主席国法国在当天欧洲股市开盘后发表了简短的声明,表示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将在未来几周内保持密切沟通,并做好了在保持金融稳定和市场流动性方面采取行动的准备。

  这份简短公报还称,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将继续努力为在G20峰会框架下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达成具体成果。

  专家观点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

  “高层信心喊话,猛药稍安勿动”

  早报讯 标普调降美国信用评级引发的“蝴蝶效应”肆虐全球金融市场、各国高层纷纷表态救市之际,中国政府8月9日也通过最高层次的会议之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发出声音,明确提出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并表态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经济和金融安全。

  同一天,新华社刊发40余字的简短消息:“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9日与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通话,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市场动态交换了看法。”

  对此,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中国官方此次表态可能仅意在信心喊话,美国评级下调对中国可能是一个更为长期的影响,短期冲击有限。因此中国目前并没有必要急着去改变自己的既有政策,暂时不需要大的变化。

  至于中国为何在标普调降美国信用评级三天之后才表态的原因,刘胜军分析:

  第一,中国没有必要着急表态,欧洲国家第一时间救市,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本国金融市场面临较大冲击,而中国经济面相对比较稳定。至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则一向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及时表态亦在意料之中。

  第二,作为美国的最大债主,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国又有必要作出表态,提振市场信心。而且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判后才正式表态,亦显示出中国对应对这一问题的慎重态度,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此外,就中国此次并未立即宣布具体政策措施的做法,刘胜军认为,美国信用评级下降对市场可能仅是一个短期的冲击,并没有必要过度紧张。

  他指出,中国在政策研判上必须慎之又慎,避免出现类似于2008年反应过度的情况,因为政策超调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伤害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新华社刊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稿中,并没有提到维护物价稳定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