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石家庄路边小吃摊大包食品还用“毒”塑料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9:18  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网见习记者陈红

  近日有市民反映,路边小摊和小饭馆外卖打包用的都是超薄塑料袋,而不是国家要求的食品专用袋,不知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就此,记者对省会多家小饭馆以及小摊进行了走访,发现用超薄塑料袋打包过热食品,袋包碗盛放食品的现象比比皆是。

  现象:超薄塑料袋装过油过热食品

  9日早上,记者走访新石中路、元南路等多家早餐点时看到,热腾腾的油条刚出锅就被装到透明塑料袋里,着急上班的市民拿在手里边走边吃,热豆浆、豆腐脑等早点也被放进塑料袋里打包带走了。“上班时间太紧,只能边走边吃。”留在小摊上吃早点的顾客,用的碗被套上了超薄透明塑料袋。

  新石中路一家板面摊位上,碗也被超薄透明塑料袋套上了,刚出锅的板面直接被放到了碗里。顾客吃完后,老板把塑料袋扔掉,拿抹布擦一下碗,再套个干净的塑料袋就可以重新使用了。打包时老板会再套上一个相同的塑料袋。一家麻辣烫摊位前,装麻酱的小碗同样用白色塑料袋套着,而在摊位前吃麻辣烫的人络绎不绝,摊位身后的垃圾桶里扔了多半桶的废弃塑料袋。

  “套着袋子感觉比较卫生,可以避免交叉使用餐具。”一位吃麻辣烫的市民说。

  在新石中路上还有许多小摊位,卖煎饼的,卖豆腐干的,卖凉皮的,不管是卖热食还是冷食,这些摊位均用超薄白色塑料袋装食品。在一家煎饼摊位前面,热腾腾的煎饼刚摊好就扔到塑料袋里,顾客拿走时,塑料袋里冒着哈气。

  9日中午,记者来到槐北路与青园街交叉口,在一家土豆粉店里看到,一沓厚厚的白色塑料袋挂在小店取餐窗口的上方。有顾客要求打包时,店主随手扯下一个塑料袋,把刚刚做熟的土豆粉倒入袋中,再扯下一个套在外面。滚烫的土豆粉从砂锅里倒出来时,锅边还“呲呲”地冒着白烟。从小店往西的路边,还有卖包子、卖小菜、卖大饼、卖凉皮的店家,他们无一例外都用透明超薄塑料袋装食品。

  “一直都是这么打包,习惯了。”这是大多数市民的反映。市民小蔡告诉记者,他经常到小饭馆或者小摊上打包食品带回家,“其实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是就想打包带回家吃,觉得这样方便一些。”

  部门:塑料袋盛放高温食品威胁身体健康

  据悉,限塑令标准规定,从2008年开始,凡食品用塑料袋必须标注“食品用”字样。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凡接触食品的塑料制品,必须在其包装或产品上加贴“QS”标志。而目前市面上小餐馆用来打包食品的塑料袋都没有“食品用”以及“QS”标志。

  石家庄市餐饮化保执法大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塑料袋分食品用塑料袋袋和非食品塑料袋两种。非食品塑料袋是用回收塑料制成,里面含有铅、汞等多种有害物质,如果用来包装食品,有害物质会渗透到食品中,长期使用,会加重人体肝脏的负担,给肝脏功能带来损伤。用超薄塑料袋装过烫的食品,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该工作人员提醒,食品用塑料袋也应该避免长期盛放高温多油食物。因为,一旦温度超过60℃,食品用塑料袋会释放有毒气体,对人体造成损伤。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执法过程中,由于违规使用塑料袋取证困难,而且相关食品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违规使用塑料袋的处罚依据和处理措施,所以执法部门的查处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尽少食用超薄塑料袋盛放的食品,外面就餐时,最好带上自己的餐具,避免受到塑料袋的“污染”和“侵害”。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